晶报:我们来谈当下以微博为平台的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吧,你是如何评价像微博这样的社交化媒体对政务公开的作用与价值?
现在香港工作的陈莹曾专门登录“深圳政府在线”网站,在信息公开栏中查阅了41个部门的“资金信息”栏目,发现晒出“三公”经费账本的部门并未详细列出经费情况,只是笼统归于“机关日常开支”等条目。一些单位甚至更巧妙地将“三公”费用开支隐藏在“行政运行”、“机关管理事务”等项目下。
案例
张志安:一个是政务公开是有利于抑制腐败的,而这对那些图谋权力寻租、资源变现的人来说,会带来极大妨碍,这样一来,他们当然能拖就拖、能遮掩就遮掩了,此其一;其二就要谈到政府的绩效评价问题,政务公不公开,社会评价如何,从目前来看,对于领导的升迁其实并没有太多实质影响的,所以会带来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其三,对于个别政府部门来说,他们对公开政务信息所可能带来的公众误解、非理性质疑仍存在深刻疑虑,对于公众的理性水平缺乏足够的信心,公开是好事,但也会带来麻烦;最后一个,就是政务公开的监督评价机制并不完善,在不少地区,你公不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其实并没有什么硬约束。
办案全过程微博直播 官微找娃4小时结案
官微政务公开功能待加强
关键词:政务公开
晶报:事实上,政务公开与公共决策的公众有序参与是有利于降低执政成本的呀,为什么在个别地方、个别官员那里依然是一件半推半就的事情呢?
张志安:出现这种情况,在我看来,根子还是在于权力的结构性失衡。而这种失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酝造了社会的对抗性心态,公共讨论很容易陷入利益化、悲情化和戏剧化的境地,一个充分、自由和开放的公共讨论空间也就很难建构起来。我多次说过,政务公开也好,公众有序参与政务也好,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它带来的问题也会很多。化解之道,我主张要从经济、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的权力分配方面这些深层次制度上去考虑,技术性的东西恐怕不会收获很好的效果。
晶报:政务公开其实提了好多年了,从更大范围来看,它与公众的期待仍然存在明显的距离,在您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微博只是政务公开的一个途径,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刘鲁鱼博士看来,深圳呼吁多年的“三公”等公开的“难产”,是卡在了官员的“顾虑”中。
党务政务司法公开显迫切
张志安: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充分认可微博在推进政务公开方面的作用的,如果我们能从更长的时段来看,这种作用与影响一定会得到更高的评价,这方面,其他人已有很多的探讨,我就不多说了。我肯定微博!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也认为微博上有些东西是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比如公共讨论的指向性问题,比如信息的碎片化特点,比如草根情绪问题,比如知识精英参与面不够大的问题,比如公众对公共事件停留时间太短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会削弱微博在推动政务公开方面的正效应的。
“我个人一直认为舆论监督是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这里面有媒体的天然属性的原因,也有利于走出政府在推进政务公开方面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治理困局。”
“要发挥官微的政务公开功能,还需要走很长的路,目前最需要加强的是‘回应性’,”张学虎说,比如有的纪检监察部门的微博,对于网友合理的询问依然置之不理。“相信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官微的回应性将会增强。”
张志安:这三个,一个是地区化问题,像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得比较好,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社会建设比较好的地方,政务公开相对会做得好些;另一个就是所谓的行政化问题,我说的行政化问题,就是一把手问题,仔细分析你可以看到,那些一把手比较开明、民主意识比较强的部门往往做得比较好,领导的个人因素在这里面还是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一个,就是依法申请的政务公开这一块普遍做得比较差,从近期几起公民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政务信息公开的案例来看,成功的并不多!
晶报:你前面也提到了政府官员在推进政务公开过程中对非理性的公众情绪与非理性的诉求表达的深刻担忧,这无疑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这方面,你认为有没有化解与改善的渠道呢?
4小时数百转发找到孩子
近年来,政务公开问题一直是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尽管已提了好多年,从更大范围来看,它与公众的期待仍然存在明显的距离。此次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了政务公开的必要性并设定了相关制度安排,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认为,这有利于提升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有助于化解社会公众的非理性情绪。
晶报:没有回归公共治理的固有逻辑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分析,更为具体的原因呢?
权力结构失衡酿对抗心态
“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是当务之急
四大原因妨碍政务公开
张志安:在我看来,出现这种情况是很值得玩味的。对于中央高层来说,他们的主观意愿是无可疑问的,公众也有很高的热情,但在推行政务公开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为什么仍然没有完全实现,或者说仍然没有完全成为满足公众的期待呢?我认为,主要有4个原因。第一个是部门化问题,在现实中你也可以看到,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那些占据资源分配权力的部门往往表现得比较差,这就很值得我们深思。
"三公’支出笼统模糊,这些现象在香港是很难发生的。”陈莹表示,深圳政务公开的力度应进一步加强,“只有公开这些信息,才能建立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尊重民众的知情权。”
从上午8时许直到中午,4个小时的时间里,博友共转发数百条信息,提供了众多线索:“聚豪园门口有个小男孩,上衣颜色和贝贝好像不一样,去问问再说”、“我在地铁蛇口线上,正在挨个车厢找,如果贝贝是在景田站上了车,但愿还在车上”、“@福田警察:刚才从地铁部门接到消息,贝贝没有上车,从另外一个出口又回到街上了,现在巡警正赶过去,但愿孩子安全。”
“山西表哥事件”、“广东房叔事件”等网络事件频发,话语力量不断崛起。王鑫认为,网络监督呈现越来越重要的力量,政务信息公开逐渐成为共识,机关公务人员的一举一动都要接受监督,“我们不能期盼回到‘纯真年代’,领导一句话,下面千呼百应。在当前复杂的局面下,权力运行的公开化成了当务之急,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司法公开显得极为迫切。”
晶报:其他的三个呢?
公开程度相比境外有差距
张志安
警务公开顺应民众需求
“@福田警察”这条微博发布后,“@深圳公安”、“@福田发布”、“@福田网警”微博及“@景田派出所”等15个派出所微博相继转发,众多博友接力转发,成为网络一大热点。
今年8月28日上午8时,福田新洲北景龙大厦一名4岁男孩贝贝在楼下玩耍时走失,孩子的父母到处寻找后跑到景田派出所报警求助。男孩的姐姐也第一时间微博发布寻人信息。
12时20分,“@福田警察”微博发布消息,贪玩走失4小时的贝贝平安回到父母怀抱,参与转发的数百微博纷纷祝贺。
十八大晶报报道组/文
张志安简介
景田派出所立即通过内网发布孩子的衣着特征等信息,正在福田分局官方微博“@福田警察”后台监控的民警王瑜立即与景田派出所联系,“民警通过筛查附近监控记录后,发现贝贝进入了附近的地铁站,我马上将案情信息编发微博,同时向市公安局请求地铁公安介入。”
张志安:好的!我想从引爆近期多起群体性事件的PX项目来谈点个人的思考,PX项目作为现代产业链的关键配套项目,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来看,是可以建的,也是应该建的,日本美国都有相关的PX项目,但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从北到南,在筹建的过程中为什么都引起了或大或小的风波呢?在我看来,原因还在于我们没有很好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务动态公开的要求,没有建立起政府与公众良好沟通的对话机制,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此次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了政务公开的必要性并设定了相关制度安排,我认为这是有利于提升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的,也有助于化解社会公众的结构性心理指向,众所周知,公信力是权威性的主要源泉。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论述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时所明确提出的,“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晶报:张教授,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也许你已留意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对政务公开所作的精彩阐述,事实上,这些年来,政务公开问题一直是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首先想请您谈谈政务公开对提升公共权威有何价值与意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美国国务院IVLP访问学者,英国埃克赛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新闻生产、新闻从业者、新媒体与社会等。
深圳微博发布厅上线启动仪式。(资料图)
“公开难”卡在官员“顾虑”中
张志安:在我看来,主要是他们仍然没有回归到公共治理的固有逻辑上来,透明、可接近、可参与,在近一二十年来,是各国政府广泛遵循的公共治理原则,但时至今日,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并没有真正理解,依然是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面孔。
官员财产公开是推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