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長沙醫學院探索“教育+醫療”長效扶貧新模式

2018-12-18 08:05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打造千年長醫、濟世惠民的醫科大學,為農村和城市社區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質全科醫生”,這是長沙醫學院校長何彬生教授的“千年長醫夢”。

作為一所民辦醫學本科院校,長沙醫學院是如何充分發揮教育和醫療等優勢,探索打造出系統、長效的精准扶貧機制?近日,湖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在長沙召開“教育扶貧工作專題座談會”。會議現場,長沙醫學院何建軍副校長分享的民辦高校精准扶貧工作經驗獲多方點贊。

教育扶貧:瞄准農村辦學,培養萬名鄉醫

“海菊醫生,亞克西!”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縣醫院,一位母親向石海菊豎起大拇指。她高燒不退的孩子,在石海菊的精心治療下終於痊愈。石海菊是長沙醫學院畢業生。多年來,該校瞄准農村辦學育人,引導畢業生踴躍下基層,2002年以來,有近1.6萬名畢業生選擇到基層醫院、衛生院工作,還有幾百名畢業生來到了新疆、青海等艱苦地區。

“辦好一所醫學院,為農村和社區培養用得上留得住的實用型、全科型醫療衛生技術人才,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何彬生說,對大多數貧困家庭來說,單純地給錢給物隻能幫一時,隻有讓孩子們掌握更多的謀生本領,才能徹底改變他們的命運。何彬生認為,培養一批又一批扎根農村基層的鄉村醫生,這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本途徑,也是教育扶貧的治本之策。

長沙醫學院每年招收幾千名來自全國31個省(市)的各民族學生,怎樣確保學生都能上好學?建校之初,何彬生便設立了扶貧助學金,先后減免了4000多名貧困生的學雜費。2004年湖南水災嚴重,為減輕貧困學生的家庭負擔,何彬生組織學校領導認真商討,決定在省物價局收費標准的基礎上,貧困生每人每年減少5000元學雜費,共計1800多萬元。為確保更多貧困學生能夠順利的完成學業,學校特別為他們開辟了綠色通道。

現在,何彬生會在每年計劃的學校經費中會專門拿出一筆錢作為獎、助學的專項經費,同時,對特困學生實行學費減免,寒暑假留校特困生也能得到勤工儉學的崗位,並堅持獎、助學金向少數民族學生適當傾斜。近幾年來,學院先后對309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發放了貧困助學金40多萬元﹔對819名少數民族學生發放了清真肉食補貼,共計98280元﹔對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9名特困學生進行臨時救助,救助金共計24000元﹔對100名少數民族學生發放了“中國建設銀行少數民族人才培養計劃”獎學金,共計30余萬元……

“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積極主動參與扶貧攻堅戰,集聚力量,為教育扶貧工作出一份力,發一份光,積極投身到這場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事業中去。”何彬生認為,民辦學校參與扶貧,應當發揮本校的優勢和強項,以資金助學、資源共享、定點幫扶等多種方式,作出我們的貢獻。

愛心助學:傾心公益,打造精准扶貧“升級版”

作為學校領頭人,何彬生不僅熱心公益事業,還將“愛心助學”與“扶貧攻堅”相“嫁接”,在精准走訪、協同發力上下功夫,全面構建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貧困學生全覆蓋”的助學體系,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在教育扶貧的行列中,我們民辦學校一定要帶著回報社會的感恩之情、真愛之情,有針對性地、有計劃地要一步一個腳印去做好、做實,追求精准扶貧的實效。”

2013年至2015年,何彬生每年捐贈40萬元為安化縣等貧困地區每年免費培養100名職業中專學生。同時,自籌資金落實湖南省委實施“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的助學就業項目,分別是2013年,在安化職業中專開辦2個“九三•長醫班”,2015年至2016年在長沙醫學院共開辦4個“九三•長醫班”。2016年,為桃源縣楓樹維吾爾族維族鄉貧困維吾爾族同胞捐助10萬元。2012年至2016年每年為貧困學生減免學費300余萬元,發放生活補貼200余萬元……

何彬生推出一系列切實的愛心助學舉措服務學生,資助的學生以積極的學習熱情及高效的學業成果回饋學院。該校《2017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2017屆醫學及醫學相關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基層就業率接近50%,畢業生在縣級醫院就業人數為1416人,佔基層就業總人數的78.32%﹔縣、鄉、社區就業人數392人,佔基層就業總人數的21.68%。其中,有3名優秀畢業生到新疆地區工作,1名優秀畢業生到西藏地區工作。

據調查,452家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平均優良率為90.3%。不少畢業生已成為醫療骨干,數百余人擔任縣及鄉鎮、街道衛生院院長職務,涌現出一批有成就的典型代表。

醫療扶貧:發揮學科優勢,為千余村民義診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