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们要团结起来
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商清瑞通知各位“伟人”穿上各自的“行头”,端庄肃穆地坐在月白色真皮沙发上等待。这些年来,他们都是靠这样的方式召集:电话通知,自带妆容服饰,接完活各回各家。为了展示效果,“伟人”们集体上街买水果,引发了小小的交通堵塞。但“伟人”们显然习以为常。
一位姓周的小伙子把跟张江山(饰周总理的特型演员)的合影带回山东老家,父母看后激动难抑,非要来北京看“周总理”。酷热的8月底,他们全家开车七八个小时进京,跟张江山在鸟巢前拍了照,再当天返回。几个月后,小周给张江山打电话:“‘总理’,我母亲生病,犯倔,不肯住院。您能不能劝劝她?”张江山犯难:“这不好吧?”小周说:“‘总理’,求您了,我是孝子。”张江山被打动,以“总理”的口吻给小周的母亲打了个电话,让她好好吃药治疗,老母亲果然乖乖住院,痊愈后又特地来北京,给“总理”送来花生、大枣。
“到下面演出、合影,书记排首位,省长、市长都要往后排。”一头银发的刘少奇扮演者庞宪伯说。演了20年邓小平的许桓更是见惯了大场面:“在太行山革命老区演出,从宾馆到广场,一路上站了十几万人,呼声震天,车开都开不动。伸过来的手臂都拼命地拍车窗。”
前台小姐告诉他们,今天根本就没有什么“拍卖会”。
时间一久,有人自荐要加入艺术团,但商清瑞婉言谢绝了那些“格调不够”的,“比如煤老板闲得发慌,想来演伟人过过瘾的,太不靠谱了。”
春分这一天,北京“伟人风采艺术团”的13名“领袖人物”特型演员,风尘仆仆来北京南六环外大兴县的“北京优龙会议中心”出席某慈善拍卖会,却发现他们被忽悠了。
两句话一扫“伟人”们脸上的阴霾。他们欢呼雀跃:“没错!不跟他们生气!”中午在一家刀削面馆,大家谈笑风生,仿佛上午的不快完全没发生过。
商清瑞从此正式迈上特型演员之路。从商的经历使他意识到:散兵游勇、单打独斗很难发展,于是成立了“北京状元龙国际传媒广告公司”,并下设“伟人风采艺术团”等四个分支机构。公司成立后,商清瑞开始在演出中寻找形形色色的特型演员,遇到合眼缘者,就积极游说“入伙”:“民间艺人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无奈,身着盛装的一众“伟人”,只能坐下等待。时针迈向11点,“不等了!”艺术团团长、毛泽东特型演员商清瑞忽然说,“就当出来踏青!中午,我请大家吃饭!”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第12期 郭凌鹤/文)
“小平同志”董晓曾受邀去河南参加一场敬老活动,去了才发现,是一个“土财主”要给自己八十岁的老娘过寿,让他老娘乘车检阅,“主席”“总理”和“小平同志”分乘三辆车跟在后面。董晓坚决不答应:“我们这么干,小平同志会高兴吗?”
用伟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如今,与“伟人风采艺术团”长期合作的有数十位特型演员,以及十余位歌舞演员,他们活跃在各类政府文化活动、商业庆典、慈善拍卖等场合,对于出场费,商清瑞始终不愿正面回答。而据微博上群众透露,“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出场费一般是5000元。
1957年出生的商清瑞,做过语文教师、政府官员、记者,卖过周林频谱仪。18岁时,就有人说他长得像毛泽东,这些年的四处闯荡中,这副长相也给他带来了不少便利。一次他到长沙洽谈电网项目,当地政府官员一看:“哟,这不是我们的‘毛主席’回来了吗?”对他客气而热情,电网项目顺利拿下。
“四五十岁的人崇拜领袖,就像年轻人崇拜李宇春、周杰伦,都是精神偶像。”商清瑞说。这个定义对于他本人似乎也适用。在他的工作室电视机上方挂着一张毛主席像。只要有时间,商清瑞就会给画像上一炷香,拜上一拜。曾有一次到外地演出,同车的老教授对毛泽东颇有微词,当场遭到商清瑞的厉声呵斥:“要么闭嘴,要么下车。”
2006年,有人给他一本《军旗》电影剧本,让他试一下“毛主席”,电影后来黄了,他却动了心思,开始到处拜师,准备从艺。在一场婚礼上,商清瑞迎来了他的“处女演”:为一对新人致辞,拿了500块的红包。有人在台下评论:“这个‘主席’长得还是比较像的,就是有点紧张。”
艺术团始终强调,要用伟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张江山说,他推掉过白酒和医疗器械的广告代言。庞宪伯则说自己每年都用卖字画的钱资助贫困大学生。
商清瑞筹划:“下一步,要让机制更完善,比如演员进团要登记,要举行宣誓仪式;建立会费制,通过艺术团的关系接活,按比例上交酬劳;定期开例会、定期做培训。”
商清瑞坦承,“伟人风采艺术团”的现金流并不通畅,机制上也有不少问题:某些团员演惯了“伟人”,在团队中也想当领袖、耍大牌;还有不少团员出去“自立门户”,但以惨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