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女“神童”何凯琳第一天上大学的日子。一大早,她就由妈妈陪同坐巴士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在上学的路上,她和妈妈还坐过了站,花了七八分钟才走回来。何凯琳上的第一节课是生化导论。对于首次上课的内容,她觉得很容易。
昨天,“神童”沈诗钧在父亲沈振雄的陪同下,又来到了浸会大学上课。为了让这位年龄最小的大学生能够适应大学生活,沈振雄成为专职陪读。“至少这半年,我要天天陪着他来到学校。毕竟有些笔记还是需要我帮着他记的。”
“神童”入学引发热议
对于这两位小“神童”,学校都是采取了与普通学生一样教学方式,并没有单独开小灶。根据浸会大学的教学安排,沈诗钧要在同一个教室和比自己大10岁的学生们一起上课,一起参加考试。浸大理学院副院长暨数学系副教授唐创时博士说,沈诗钧选修课程的要求和学分与学校普通的大学生没有什么不同,老师在讲课时也会一视同仁,他将与其他同学一起上课和研修,而且同样需完成课程的要求并通过考试。
沈诗钧是香港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以前也有提早进入大学的学生,但是也都是类似高中阶段的学生。”香港教育局一位官员表示。一个9岁的孩子突然入读大学,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连日来,香港主要媒体都在显要位置报道了沈诗钧入学的消息,这一消息也引发了许多人的热议。
香港浸会大学不少同学对沈诗钧的入学表示了欢迎。一个大一新生说,沈诗钧成为大学生反映了学校在招生制度方面的灵活和培养人才的不拘一格。但也有同学表示,9岁孩子入读大学,也有些操之过急,因为尽管沈诗钧在数学专业方面有天赋,但是缺乏文化方面的积累。这对于他的最终成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由于学校是采取与其他同学一样的正常教育,沈诗钧能否成功就读大学的关键之一,是这个9岁的孩子能否适应大学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教授周迅宇15岁时入读复旦大学,对于过早上大学他有着自己的体会。周迅宇说,14岁的何凯琳入读香港中文大学,要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问题不大,因为她毕竟只与班上的同学年龄相差三四岁。但是,沈诗钧要同比他大九岁多的同学一起上课,在沟通上可能会有困难。
对于这些担心,唐创时博士说,数学系将安排系内教授作为沈诗钧的学术导师,专责发展他的数学潜能和作师友辅导。大学会紧密跟进沈诗钧在各方面的发展和需要,为他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评估,以及他选修课程上制定最佳的组合,切合他不同阶段的人生发展需要。
港大校长公开表示质疑
与此同时,沈诗钧入读大学一事也引发了香港知名大学校长之间不同的看法。关于沈诗钧的入学,香港多所知名大学之间,曾展开了一场暗地里的争夺战。
香港科技大学于8月22日召开本科生入学委员会,多位高层就沈诗钧的入学申请作关键性商讨。8月23日,浸会大学就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了沈诗钧入学一事。8月29日,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公开质疑沈诗钧入读大学一事。徐立之说,沈诗钧年龄小,没有读完小学课程,也未接受正式的中学教育。读大学不是为取得学位,人生不是只有学术成就。因此,香港大学不会招收沈诗钧这样小的本科生。他建议,沈诗钧应先读完小学和中学课程后,再读大学。
面对香港大学校长的质疑,9月4日,浸会大学校长吴清辉进行了回应。吴清辉说,每所大学都有各自的招生条件,不同的学校对于录取沈诗钧有不同的看法这并不出奇。浸大知道招录9岁大学生是一件很受关注的事情,但是录取沈诗钧,学校进行了长时间的严肃考虑。学校认为他符合招生条件,并有信心在5年内,为沈诗钧提供良好的教育。
香港教育局表示“不反对”
而香港教育局对于沈诗钧入学一事的表态也变得相当谨慎。8月16日,有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教育局资优教育组有关官员对沈诗钧9岁入读大学持怀疑态度,并表示,一旦沈诗钧没有被大学录取,将会安排他入读小学三年级。并表示,教育局近年已经发现,香港有一些十一二岁的学生,他们的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大学水平,但是其他科目的成绩只相当于小学水平,所以不适合入读大学。
而昨日,香港教育局资优教育组高级课程发展主任狄淑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之前可能媒体有误会,他们并不反对沈诗钧读大学。“我们只是不反对。”狄淑韵说,学校有自己的招生的权利,浸大在招收沈诗钧方面已经做过了相当详细的评估。教育局也会与学校一起合作,尽量给沈诗钧提供最好的帮助。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调整。
相比入读内地大学少年班的天才少年来说,“神童”沈诗钧在成长经历、招生入学以及在大学里的培养模式上都不尽相同。最大的不同还是在“神童”的培养模式上,内地不少高校的少年班实行的是一种集中的差别化教育,而香港则将“神童”视为与普通的学生一样。
两位香港“神童”能不能成为真正的明日之星,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香港这种培养“神童”的模式无疑将给我们带来思考。
本报记者昨日专访香港教育局官员
香港将推出学生跳级计划
负责香港特别资优学生培育的是香港教育局资优教育组。香港教育局资优教育组高级课程发展主任狄淑韵说,香港的大学在招生方面是完全自主。 是否招收“神童”完全由高校自主
每年香港都有这样提早进入大学的学生。对于招收特别优秀的天才孩子提早进入大学,每个大学招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制度和程序。香港的大学一般通过会考和高考的成绩来招生。目前,一些香港高校会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大赛中拿到奖牌的学生中选择,获奖学生可能不用参加公开考试就可立刻进入大学。
在招生年龄方面,香港大学也是完全自主的。此外,如果学生没有国际比赛的奖牌,但有特殊的才能,大学也可以接收。最重要的是每所大学都要经过一个评估的过程,经过评估后,学校觉得合适,才会招生。有一些特别例子,有学生没有完成中学的学习,但是有很杰出的成就,大学也会特别考虑。每所大学的评估制度是参考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然后才作出一个决定的。
下一学年推出学生跳级指引
对于天才孩子,香港的培育模式是怎样的呢?狄淑韵说,香港教育局十分着重对资优学生的培育,一直致力协助进行以学校为本的资优教育。目前香港教育局正在编辑一个加速学习指引,就是跳级。如果孩子年龄小,但是水平已经超过同龄孩子了,可以跳级。这个指引将在下一学年推出,为所有中小学提供参考。
此外,在培养特长儿童方面,香港学校近年已提供了参考资料和评估学生能力的工具,并编辑培训计划。选出学生进行课后、校外的特长方面培训,还让孩子参加与大学合办的课程。 资优生假期可免费上大学课程
狄淑韵说,为了加强对特别资优学生的培训及支援,香港教育局于2001年推出《特别资优学生培育支援计划》,通过全港性学校提名,录取合适的学生成为培训学员,安排大专院校提供额外的培训课程。参加该培训的学生,由全港学校推荐。获得提名后,学生须通过笔试、面试和客观评估,然后才可以参加课程。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或寒暑假进行,而且大部分课程都是免费的。此外,资优教育组还会安排及协调一些大学或教育机构提供免费活动,例如学术讲座、与名人对话等。
狄淑韵说,过去5年,约有5000名学生参与计划,培训包括“卓越数学培训”等多元化培训活动。狄淑韵说,香港在新学年将投资2亿港元开办资优学院,10~18岁资质优异的学童将得到额外课程培训,预计每年将有3000名有特长的孩子受益。
不在学校设资优学生班
狄淑韵说,香港教育局相信学校是最重要的培训基地,希望资优教育普及化,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能。狄淑韵认为,应该多方面评估学生,不一定只是成绩。当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应该给特别的培训,就是课外的培训和校外的培训。资优学生班,就是标签他们,对他们未必有好处。在香港也有精英班,是按学习成绩组别分的。文、图/新闻蓝页特派记者 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