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诗钧
沈诗钧和父亲、浸会大学署理校长一起亮相。
沈诗钧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围绕其成才之路和培养模式争议未停 父亲称培养秘笈是把握“黄金5年”
8月15日一大早,沈诗钧在爸爸的陪同下走出家门,年仅13岁的他将前往美国得州农工大学做访问学者,与两位世界顶级的数学家一起做研究。
2007年,9岁的沈诗钧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从小学生一跃而成为大学生。他不仅是香港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今年更仅用4年就读完本科和硕士课程,比规定时间快了一年。
从小学到大学,沈诗钧一直在不停“跳级”。2007年他进入浸会大学攻读本科课程及2009年攻读硕士课程之初,本报记者均对其给予密切关注(详见2007年9月7日及2009年6月9日本版报道)。
如今,尽管这名“神童”已取得阶段性成功,但围绕着他成长之路与培养模式的争议从未停止过。
“孩子学得快是不是一个问题?如果不是一个问题,那为什么不让他学得快呢?”沈诗钧的父亲沈振雄这样反问记者。
文/图 本报特派香港记者何涛 实习生徐婉琪
8月12日下午,浸会大学新校区一间会议室,沈诗钧穿一件白色短袖上衣,左边是父亲沈振雄,右边是浸会大学署理校长陆大章,台下是一大批记者。浸会大学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年仅13岁的沈诗钧修完了本科和硕士课程。
校长称提前毕业不易
这是本报记者第三次见到沈诗钧,与刚入学时相比,他长高了很多,身高超过1.65米。在新闻发布会上,他显得有些腼腆,但对于媒体的提问,他的成熟度完全不像一名13岁的孩子。
面对蜂拥的记者,沈诗钧平静地说:“大学生活相当充实和开心,老师和同学对我十分照顾。”
4年前,年仅9岁的沈诗钧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他能否毕业一直留有悬念。如今答案终于揭晓——他能入学,且能顺利毕业。
按照浸会大学的规定,本科课程读三年,硕士课程读两年。沈诗钧在本科阶段一共要修32门课程,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课程与数学有关。在硕士阶段,他要修3门研究院水平的课程,并完成论文。
沈诗钧仅用三年就几乎修完全部课程,只剩下宗教、英语和运筹研究三门课程没有通过。今年,他又通过这3门课程,提前一年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陆大章说,香港很少有学生能提前一年毕业。
4年仅一门电脑课须补考
陆大章说,沈诗钧并未得到特殊安排——必须修完语文、体育、信息科技、大学生活等通识课程。
家住香港湾仔的诗钧每天上学要花费45分钟——先搭巴士过海,再转地铁,然后步行15分钟。父亲沈振雄先陪孩子上了一年,第二年他外出找工作;在诗钧大四时,他又辞去工作专门陪伴。
“不这么做没有办法”。沈振雄说家族里有亲戚给予赞助。“优秀孩子为什么成功的很少?“小孩可能会经历很多问题,父母却没觉察到。”所以他决定全身心投入。
多年来,沈振雄一直保持一个习惯——每天至少与沈诗钧互动谈话15分钟。“最好能听到他的心里话,最重要是帮他理清方向。”
沈振雄说,如果决定让孩子学快点,家长的牺牲非常大。“我们需要支持孩子,并同他一起去做。”
“我没有后悔过”,沈振雄也不认为儿子“学得太快”。“在孩子学习动机最强时,就应该把握住,而不是等时机过了再去学。”
沈诗钧没有让父亲太操心。大学期间唯一一次考试不及格的经历在大一——电脑课考了不及格。两个星期后他通过了补考,从此以后对电脑很重视,大三时电脑程序的考试拿到了“B+”。
讲故事是最好的教育
大学四年,沈诗钧坚持每天学习7个小时。课余时间他几乎从不玩游戏,不玩微博。“上网会浪费很多时间。”沈振雄说。
沈诗钧也喜欢运动,每周上山散步,且十分喜欢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