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30日电 据北京市统计局网站消息,昨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了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每10年开展一次农业普查。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决定2016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以下简称“三农普”)。此次普查的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时期数为2016年年度数据。
北京市共涉及农户103.3万户,农业经营单位1.2万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户)3.2万个,乡镇(涉农街道)普查对象196个,行政村(涉农居委会)普查对象3838个,共获得了6亿笔普查基础数据。按照北京市政府确定的“符合国家要求,体现北京特色,满足三农治理需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目标”的普查原则,以摸清北京农村地区“人、地、业、居”为出发点,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新三起来”等首都“三农”特色设计北京普查方案。着重反映农业生产新格局、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
据记者了解到,此次北京的普查方案共涉及1043个指标,比国家方案增加了253个指标,普查的内容包括“三农”基本情况、劳动力就业、城乡要素流动、美丽乡村建设等13个方面。
三农普数据显示,2016年末,北京市普查区域常住人口1001.6万人。从户籍所在地来看,京籍人口621.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2.1%,非京籍人口379.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7.9%。从就业情况来看,从业人员602.8万人,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分别为50.9万人、116.6万人、435.3万人,占比分别为8.4%、19.3%、72.2%
2016年,北京市实际经营的农业用地1310.2万亩,其中,实际耕种的耕地157.8万亩,比二农普减少了120.6万亩,实际经营的林地1032.0万亩,比二农普增加了214.1万亩,实际经营的园地116.1万亩,实际经营的草地及其他4.4万亩。
2016年,北京市共有3442个村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经完成确权登记的农用地面积418.9万亩。北京市共有49.2万的农户和农业经营单位通过转包、转让、出租等方式流入、流出土地。
201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15.7万亩,与二农普的407.9万亩相比减少了近一半。其中,小麦减少了74.1%,玉米减少了52.6%。2016年末,生猪、牛、鸡的规模化经营比例分别为84.9%、86.9%、93.4%。
从经营方式来看,2016年,北京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收入150.7亿元,接待游客2亿人次;设施农业中,温室占地面积11.2万亩,大棚占地面积9.8万亩,温室、大棚的收入为52.5亿元。
从要素使用来看,2016年农业节水灌溉面积为271.6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94.0%;玉米每亩化肥施用量为33.5公斤/亩,小麦每亩化肥施用量为39.2公斤/亩,玉米、小麦等主要作物农药喷洒次数在2次及以下的占96.0%。
从智能化程度来看,2016年,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有174户规模农业经营户和38家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通过互联网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单位共计8370个,占全市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单位的比重为2.0%。
从乡村治理方面来看,2016年末,在北京市3838个行政村和涉农居委会中,有村规民约的3761个,占98.0%,进行村务公开的3764个,占98.1%,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3832个,占99.8%。
从住房条件方面来看,2016年,北京市拥有住房的农户101.7万户,占全部农户的98.5%,拥有2处及以上住房的20.5万户,占全部农户的19.9%。全市62.6%的村实施了农宅抗震节能改造,涉及28.7万户农户。
从生活性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在北京市3838个行政村和涉农居委会中,有生活污水管网的占46.8%,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的占99.3%,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的占93.8%,进村主要道路路面完好的占67.7%,村内主要道路路面完好的占57.1%。
从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来看,农村地区拥有图书室(馆)、文化站677个,剧场、影剧院53个,体育场馆40个;小学的专任教师人均负担学生数为12.2人,中学的专任教师人均负担学生数为6.4人。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1张,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及乡村医生2.6人。
北京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强调,与前两次农业普查相比,首次在农业普查中利用手持智能终端(PDA)进行入户登记并实时传输上报数据;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大宗农作物面积测量;通过联网直报方式由乡镇和行政村普查对象直接报送普查数据,提高了普查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干预,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朱江)
(责编:朱江、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