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考研学霸班,有什么好炫耀的

2018-12-17 11:04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但我不是针对考研的同学,也不是故意煞风景,只是看到新闻后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考研也要拼分数?或者说,这种考研“学霸班”,有什么好炫耀的?

  我不知道上面提到的考研“学霸班”里,有多少人考研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是因专业上的真正兴趣。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考研的目的并没有想清楚。有的仅仅是为了考一张文凭,更容易找工作罢了,至于自己感不感兴趣,从专业中能够学到什么,甚至以后能不能用得上,对他们来说都是次要问题。我不想说这样做是错误的,但这么做的结果,其实是把自己的应试教育历程延长了。

  那么不妨想想,当应试教育的起跑线被提前到学龄前,而应试教育的终点又被延长至研究生阶段,这将意味着什么?这个考研“学霸班”的称号,揭示了其背后的部分真相。

  我们从上学开始,就一路为了学分、排名而努力。因为只有成为学霸,才能确保在过高考独木桥时,不被千军万马挤下,从而成为被应试教育碾压的牺牲品。当下,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已经成为广大家长的一大焦虑源。而这条起跑线,也从小学越来越往低龄化挪移,在幼儿园阶段甚至幼前阶段,就已经呈现剧烈厮杀态势。

  我一个朋友是资深媒体人,平时对应试教育也有不少独到看法,所以,当听说他在女儿上幼儿园时就给她报了奥数培训班,我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当然,在眼下他这么做或许是对的,毕竟没有人能在这场教育战中置身于外——除非你不进入这场游戏。

  要说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高中三年的学习,都是为了获得一张大学的入门券,因此不得不迎合应试教育体制,不能不适应高考这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那也就罢了。可上了大学后,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大学毕业后,更是迈向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第一步,为什么还要继续去拼分数,当学霸?

  又到考研结果陆续公布的时候。昨日,某著名媒体微信公号转载了一则消息:湘潭大学两个班级取得可喜的考研成绩,包括推免生在内,历史系中共党史班20人参加考研,14人考研成功,物理学2班23人参加考研,19人考研成功,成为名副其实的考研“学霸班”。

  按理说,相对于分数,这时候更重要的是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给那些有志于在某一领域深入学习与研究的人士,提供必要的专业资源与指导,而不仅是给继续深造者一张更高的学历文凭,好在职场换得更多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是因为大学研究生教育已经被功利化风气所带偏,这才会出现眼下这种研究生教育应试化的倾向。

  首先应恭喜考研成功的同学,虽然随着研究生数量与日俱增,硕士、博士学位的含金量有所降低,但考研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上面提到的“学霸班”里,有一位历史系的同学考研完整整瘦了20斤,可见许多同学都为考研付出了不少汗水。考研也意味着,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和选择。考上研究生,只要顺利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学历上了台阶,择业机会自然也就更多了。这对考研成功的同学,无论如何是一件好事。对辛苦培育子女上学的家庭,当然也是一件喜事。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