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綠在元朗

2018-12-17 06:17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最新消息 2017年5月8日 文匯報報導 - 「綠在元朗」聘4智障人士 (摘錄自 2017年5月8日 文匯報 > 公務員專版) 「綠在區區」第三個項目營運 盼2022年前人均棄廢減四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為提倡惜物減廢環保文化,環保署推行「綠在區區」計劃,加強環保教育,並協助收集回收物料。計劃於全港18區均有設點,環保署根據公開招標結果批出項目營運合約,再交由非牟利團體營運,其中沙田和港島東區項目已於兩年前投入服務,去年第四季回收物品各約80公噸。觀塘和元朗項目今年相繼開幕,吸引不少當區居民參與,讓綠色生活扎根社區。環境局在資源循環藍圖中定下目標,在2022年或之前,把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減少四成。 「綠在元朗」聘4智障人士 位於天水圍天華路的「綠在元朗」3月初開幕,由匡智會營辦,推動環保之餘,也促進傷健共融。項目聘用4名智障人士,其中患自閉症和中度智障的項目助理葉志豪,負責到區內屋苑回收玻璃瓶、電器等。 匡智會服務主任嚴日強表示,這些人員日常接收市民交來的回收物,並在街站宣傳推廣,工作與健全人士無異,這對市民參加環保有鼓勵作用。他指:「一些市民看見智障人士從事回收工作,會想到他們能做到,自己沒有理由做不到。」 匡智會計劃每年為20名學員提供訓練,參與回收、宣傳、推廣、導賞等,讓公眾認識智障人士工作能力。該站主要回收電器、電腦產品、玻璃瓶、塑膠瓶、節能燈泡、充電池、金屬等物品;又設「綠.續小店」,凡市民交來物品回收,又或在站內擔任義工,均可累積分數,憑分數換領日用品。 瀏覽文匯報報導,請點擊這裡 2017年4月24日 大公報報導 - 「綠‧續市集」回收玩具 (摘錄自 2017年4月24日 大公報 A15 港聞)

瀏覽大公報報導,請點擊這裡 2017年4月1日 A1C1先機網報導 - 綠色理念區區實踐 (節錄自 2017年4月1日 A1C1先機網報導) (先機網報道)政府提倡惜物減廢的環保文化,推行「綠在區區」計劃,加強環保教育,並協助收集回收物料。計劃覆蓋全港,在18區設點,由非牟利團體營運,其中沙田和港島東區項目兩年前率先投入服務,去年第四季回收物品各約80公噸。觀塘和元朗項目今年也相繼開幕,各具特色,推動綠色生活扎根社區。 傷健合作 一舉兩得 位於天水圍天華路的「綠在元朗」3月初開幕,由匡智會營辦,推動環保之餘,也促進傷健共融。 項目聘用四名智障人士,其中患自閉症和中度智障的項目助理葉志豪負責到區內屋苑回收玻璃瓶、電器等。 匡智會服務主任嚴日強說,這些人員日常接收市民交來的回收物,並在街站宣傳推廣,工作與健全人士無異;這對市民參加環保有鼓勵作用。 「一些市民眼見智障人士從事回收工作,會想到他們能做到,自己沒理由做不到。」 匡智會計劃每年為20名學員提供訓練,參與回收、宣傳、推廣、導賞等,讓公眾認識智障人士的工作能力。 該站主要回收電器、電腦產品、玻璃瓶、塑膠瓶、節能燈泡、充電池、金屬等物品;又設「綠‧續小店」,凡市民交來物品回收,又或在站內擔任義工,均可累積分數,憑分數換領日用品。 環境局在資源循環藍圖中定下目標,在2022年或之前,把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減少四成。 「綠在沙田」和「綠在東區」早於2015年投入服務,已見成效,去年第四季各收集到可回收物約80公噸;以年率計,即每年約320公噸。 此外,「綠在深水埗」的營運合約已在去年底批出,預計今年中開始運作。 瀏覽A1C1先機網報導,請點擊這裡 2017年3月20日 明報 - 傷健共融環保站「綠在元朗」聘智障者 (摘錄自 2017年3月20日 明報 A10 港聞) 為提倡減少浪費嘅環保文化,政府預留4億元推行「綠在區區」計劃,分階段喺全港各區設立社區環保站,最新一個位於天水圍天華路嘅「綠在元朗」就喺本月6號開幕。除咗推動環保之外,「綠在元朗」合共請咗4名智障人士,成為本港首個傷健共融嘅社區環保站。 「對推動環保有鼓勵作用」 「綠在元朗」由匡智會營辦,為期3年,主要回收電器、電腦產品、玻璃樽、塑膠樽、節能燈泡、充電池、金屬等,目前共聘請4個智障人士,匡智會正計劃每年為20名學員提供訓練。 當中患自閉症同中度智障嘅項目助理葉志豪,負責喺區內屋苑回收玻璃瓶及電器等。匡智會服務主任嚴日強話,除咗接收市民回收嘅物品外,智障人士仲會去街站協助宣傳、教育同推廣工作,能力同健全人士完全無分別,而且對市民參加環保有鼓勵作用, 「佢哋會諗智障人士都做到,無理由我做唔到」。 「綠在元朗」亦設立「綠•續小店」,市民只要拎物品嚟回收,又或者喺環保站做義工,都可以累積分數,累積到一定分數之後可以換取日用品。 2017年3月6日 香港政府新聞網報導 - 「綠在區區」擴至元朗 (轉載自 2017年3月6日 香港政府新聞網報導) 「綠在區區」網絡擴至新界西,元朗項目今日正式開幕,進一步推動惜物減廢、乾淨回收,共建綠色社區。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主持開幕禮時表示,計劃進展順利,相繼在沙田、東區、觀塘、元朗四區落實,加強支援地區減廢和回收工作,有助日後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按量徵費。 「綠在元朗」位於天水圍天華路65號,由匡智會營辦,為期三年。黃錦星指,匡智會累積50年社區服務經驗,2010年起在社區回收玻璃瓶,數量達4,600公噸。 項目除回收電器、玻璃容器、節能燈泡、光管等物料外,也因應社區需求,逐步加強支援乾淨回收塑膠瓶,並約每兩個月舉辦換物活動,以便巿民處理舊衣、舊書等適合重用的物資。 環境保護署表示,「綠在沙田」和「綠在東區」已見成效,上季各回收約80公噸物品,以年率計,即每年約320公噸。 瀏覽香港政府新聞網報導,請點擊這裡 2017年3月6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 「綠在元朗」今日正式開幕 (轉載自 2017年3月6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綠在元朗」今日(三月六日)正式開幕,使「綠在區區」的網路擴展至新界西,推動市民實踐惜物減廢、乾淨回收,共建綠色社區。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主持「綠在元朗」開幕禮時表示,「綠在元朗」是繼「綠在沙田」、「綠在東區」及「綠在觀塘」第四個「綠在區區」計畫下落成啟用的專案。「綠在區區」計畫的順利推展,能加強政府對地區的減廢和回收支援,有助日後都市固體廢物按量收費計畫的推行。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去年十月經公開招標,委聘匡智會營辦「綠在元朗」,為期三年。黃錦星表示,匡智會在全港各區已累積五十年的社區服務經驗。該會亦是環保署在回收工作上的長期合作夥伴。自二○一○年四月開始,在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的資助下,匡智會在社區開展玻璃樽回收的工作。這項計畫成效顯著,至今已回收共4 600公噸廢玻璃樽。他有信心匡智會有能力和經驗,為元朗區內巿民提供回收支援和推動環保教育。 「綠在元朗」設於天水圍天華路65號,除指定日期外,設施每日早上八時至晚上八時向公眾開放。於正式開幕前,「綠在元朗」已積極在區內不同地點舉辦環保教育活動,推廣源頭減廢和回收再造的資訊。此外,「綠在元朗」亦有支援「送舊回收迎新歲」活動,以及協助收集年宵市場剩餘物資。正式開幕後,「綠在元朗」會定期在社區收集回收物料,包括電器、玻璃容器、慳電膽和光管,以及充電池,亦會有少量廢紙、廢膠和廢金屬。因應社區對廢塑膠回收的需求,專案亦會逐步加強支援乾淨回收塑膠樽的工作。此外,「綠在元朗」亦會不時舉辦大型環保活動,其中約每兩個月會舉辦換物活動,以便利巿民透過以物易物方式處理舊衣、舊書和其他適合重用的物資,鼓勵大家從源頭減廢。 此外,「綠在沙田」和「綠在東區」兩個項目已達到一定成效,在剛過去的一季,兩個項目分別收到約80公噸的可回收物,以年率計每年約320公噸。加上剛於二月二十一日開幕的「綠在觀塘」,環保署相信由非牟利團體營辦各區項目,可促進相互協作,從而令整個「綠在區區」網路發揮最大的效益,讓綠色生活紮根社區。 環保署早前亦已經批出「綠在深水埗」的營運合約並於年中開始運作。至於有關其他「綠在區區」項目的最新發展,可參看環保署網頁。市民亦可登入營運機構的Facebook專頁,以瞭解「綠在區區」項目舉辦的不同環保活動和成效。 瀏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請點擊這裡 2017年3月6日 東網報導 - 首個傷健共融社區環保站 綠在元朗鼓勵減廢 (轉載自 2017年3月6日 東網報導) 繼「綠在沙田」、「綠在東區」及「綠在觀塘」後,在第4個「綠在區區」計劃下落成啟用的「綠在元朗」今日正式開幕,亦是全港首個傷健共融的社區環保站,計劃為期3年,已於今年年初投入服務。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主持「綠在元朗」開幕禮時表示,環境保護署去年10月經公開招標,委聘匡智會營辦「綠在元朗」,為期3年。自2010年4月開始,在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資助下,匡智會在社區開展玻璃樽回收工作,至今已回收共4600公噸廢玻璃樽。 除了推廣環保外,匡智會亦透過「綠在元朗」連繫社區內不同持份者,為匡智學員提供職前訓練機會。目前,環保站已聘請三名智障人士,分別負責文書及回收工作,好讓他們有機會與社區人士相互溝通,展現工作能力。 「綠在元朗」設於天水圍天華路65號,除指定日期外,設施每日早上8時至晚上8時向公眾開放。計劃在社區定期收集回收物料,包括電器、玻璃容器、慳電膽、光管、充電池,以及小量廢紙、廢膠和廢金屬,亦每年為20位匡智學員提供工作訓練機會,如回收、宣傳推廣及導賞等,帶出「環保減廢‧傷健共作」訊息。 為鼓勵市民減少浪費,「綠在元朗」設有「綠續小店」,市民回收的物品每1公斤計1分,累積滿一定分數,可換取不同物品,如5分可換卷紙、杯等日用品,30分可換暖爐,50分可換電子琴等,這些物品均是在街站回收得來,市民亦可選擇在街站作宣傳推廣、物品分類等義工工作,每1小時可累積10分。 「綠在元朗」亦計劃每月舉行一次「綠續市集」,市民每回收1公斤物品,可換領最多5件物品,包括衣物、手袋、玩具及毛公仔等,本月25日將會舉行第一次市集。 瀏覽東網報導,請點擊這裡 2017年3月6日 「綠在元朗」開幕典禮 「綠在元朗」 - 首個傷健共融的社區環保站,於2017年3月6日正式開幕! 推動市民實踐惜物減廢、乾淨回收,讓我地一齊共建綠色社區啦!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GBS,JP、署理元朗民政市務專員黄智華先生、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先生、元朗區議會環境改善委員會主席梁福元先生、匡智會主席陳瑞盛先生、匡智會總幹事郭富佳先生、匡智朋友黃光俊以及一眾嘉賓於台上大合照。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GBS,JP及匡智會總幹事郭富佳先生為環保傷健龍點睛。環保傷健龍,來自匡智粉嶺綜合復康中心-住宿照顧部嘅義工、同埋匡智朋友組成,當中包括輪椅人士,仲有匡智地區支援中心新界北區學員為我地演奏添!— 在綠在元朗。

為鼓勵市民減少浪費,「綠在元朗」設有「綠.續小店」,市民回收的物品每1公斤計1分,累積滿一定分數,可換取不同物品,這些物品均是在街站回收得來,市民亦可選擇在街站作宣傳推廣、物品分類等義工工作,以義工時數換取積分。

嚟緊3月25日會喺「綠在元朗」舉行綠.續市集,到時只需要帶1kg回收物入場,作換物之用,有衣物、玩具、日用品任你領取,仲有舊物重新工作坊,同埋好多好啱親子一齊參加嘅活動,所有活動係用你嘅環保行動換取,希望大家實行減廢回收之餘,亦可以將「惜物」的綠色生活態度感染身邊嘅人,為我們嘅香港打造成為更美好嘅城市。
2017年2月1日 大公報報導 - 「綠續市集」下月舉行 推廣惜物 (轉載自 2017年2月1日 大公報報導) 【大公報訊】記者謝進亨報道:環境保護署「綠在區區」計劃第四個社區環保站「綠在元朗」昨日起正式開放,該項目由非牟利團體匡智會營辦,為期三年。為推廣「惜物、減廢」,「綠在元朗」環保站將於下月25日舉行「綠續市集」,鼓勵市民將不用的日用品、衣物等,轉贈予有需要人士。 「綠在元朗」位於元朗濕地公園路及天華路交界,步至最鄰近的輕鐵天悅站,需時約十分鐘。環保站建築特色與其餘三個已投入運作的環保站相若,採用開放式設計,站內主要建築物有辦公室、多功能活動室,以及回收分類處等,採用大量環保建築物料,如竹枝、環保玻璃磚、貨櫃組件、蔗渣板等。環保站同時鋪設一片草地,免費開放讓市民入內使用。 除了推廣環保外,匡智會亦透過「綠在元朗」連繫社區內不同持份者,為匡智學員提供職前訓練機會。目前,環保站已聘請三名智障人士,分別負責文書及回收工作,好讓他們有機會與社區人士相互溝通,展現工作能力。 瀏覽大公報報導,請點擊這裡 2017年2月1日 大公報報導 - 年宵物資回收免費取 (轉載自 2017年2月1日 大公報報導) 【大公報訊】記者謝進亨報道:歲晚送舊迎新是傳統習俗,惟同時製造大量垃圾。為減少年宵市場棄置物,環境保護署「綠在區區」計劃轄下的四個社區環保站,今年與民間團體合作,在各區年宵回收剩餘物資。其中,昨日起正式開放的「綠在元朗」,在元朗年宵市場回收近百件剩餘物資,如有麻雀枱、櫃枱、椅子等,並於今日起一連三日讓市民往免費領取。有環保團體建議,政府長遠應制定年宵市場條例,加強規管攤檔自行回收物品。 根據食物環境衛生署估計,今年在全港15個年宵市場收集到365噸垃圾,較去年減少約82噸。不過,年宵「垃圾」中不乏具有回收價值的物品,由匡智會營運的「綠在元朗」,今年與長春社等環保組織合作,由義工於上周四的農曆年三十晚,於元朗年宵市場回收剩餘的乾貨或物資,並暫存在「綠在元朗」環保站場內,避免有用而新淨的物品被送往堆填區。 「綠在東區」物資全部派罄 「綠在元朗」職員表示,當晚在年宵市場回收到的物品數以百計,包括有多張學校內使用的學生桌椅,也有麻雀枱、枱櫈及貨架等,回收物將於今日起一連三日,免費轉贈予有需要的市民,達至「轉贈共享」。 「綠在區區」其餘三個已投入運作的社區環保站,包括「綠在沙田」、「綠在觀塘」、「綠在東區」也進行同類工作。「綠在東區」與環團合作,在年宵市場回收到帳篷、摺枱、椅子、手推車、仿草地毯、膠桶、膠板等大量剩餘物資,並於昨日下午免費派發,吸引大批市民排隊領取,並已全部派罄。 環團促監管攤檔處理棄置物 負責營辦「綠在觀塘」及「綠在沙田」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負責人陳淑嫻稱,回收物將存放站內數天,好讓環保團體有較充裕時間,在新年後處理轉贈的安排,包括轉贈至社會服務團體重用。而「綠在沙田」日前公布,該回收站自2015年5月營運至本月中,回收量已累積逾407公噸,區內回收點達212個,覆蓋區內94%人口。 環團「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表示,市民的環保意識近年提高,愈來愈多民間團體協助回收年宵剩餘物資,年宵垃圾得以減少,但他形容此舉儼如為垃圾製造者「擦屁股」。他指年宵攤檔有不少營運者只求圖利,年宵結束時即使有貨物剩餘,但為求節省倉存、運輸費等開支,寧願即場棄置物品,造成浪費。他建議政府長遠制定條例,例如加強監管攤檔處理棄置物,有必要時甚至可充公場地按金,作罰款之用。 食環署發言人早前稱,今年除在各個年宵市場回收廢紙、塑膠物料、金屬等可循環再造廢物外,也繼續在維園、屯門、元朗及荃灣四個年宵市場,試驗回收廢木材,將約6.7公噸卡板等運往環保署位於屯門環保園的回收商處理。 大公報報導,請點擊這裡 「香港01 /港聞」網站報導 - 氫氣樽、椅子年宵廢物重生 百件物資免費任取 (轉載自 2017年2月1日 「香港01 /港聞」報導) 撰文:文雪萍 每年年宵過後遺留大量物資,今年各區均有不少市民自發清理物品,環保署營運的綠在元朗和數個環保義工組織合作,收集元朗及屯門年宵市場逾百件物資,現場有不少椅子、膠箱。市民昨日起可攜手推車到場免費領取。年宵用剩的物品包羅萬有,現場有師奶帶走了兩個汽球氫氣樽,聲稱是「拎返去泵返起啲氫氣球」,也有人帶走膠桶充當農具。 教育界黃太稱,自己是首次參與回收活動,認為可減少浪費:「本身想嚟拎帳篷,但黎到已經畀人拎曬,有少少失望,不過隨緣啦。」她從現場取走數個膠箱、木梯和膠桶,用作農務:「啲木架都可以黎拎幫手種嘢,不過屋企已經有,所以唔拎啦。」家庭主婦陳小姐從網上得知有關活動,與數個街坊帶同手推車來「尋寶」,她稱冀在現場可找到適用的生活用品。 商人張生收獲最豐富,駕駛私家車從現場帶走約150公斤物資,包括十多支鐵架、帆布及膠箱等:「唔好咁浪費嘛,想用鐵架同帆布DIY個帳篷嚟用,估計可以慳返一千、幾百蚊。」有來到尋寶的天水圍街坊指,現場有不少已洩氣的氫氣球,故帶走了兩個氫氣樽為其充氣,又稱:「個氫氧樽仲好重身,應該仲有氣。」 綠在元朗項目經理莊小雯表示,暫時以家居用品較受市民歡迎,如膠箱及桌子等,又指活動後的剩餘物資部份會由義工帶走,部分會由機構保留,盡量重用剩餘物資。 回收年宵物資活動今起於綠在元朗舉行,地點為於天水圍濕地公園路與天華路交界,活期為期三日(2月1日至3日),現場還餘不少可重用物資,如椅子、膠箱等,市民可到現場尋寶,讓資源重生。 瀏覽「香港01 /港聞」網站報導,請點擊這裡 誠邀各位元朗區居民參與「123 Get Set Go 嘉年華暨綠在元朗服務推廣日」 日期:2016年12月3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5時 地點:天水圍天秀公園活動廣場 活動內容:互動攤位遊戲、DIY工作坊、環保教育展版、即場回收各類項目*等 回收項目包括:電器、電腦產品、玻璃樽、充電池、慳電膽、光管、塑膠、金屬、紙類、舊書、衣物 瀏覽活動宣傳海報,請點擊這裡 「綠在元朗」將於12月5日起試行營運,到元朗區各屋苑/機構進行回收工作,而設施尚未正式開放,請密切留意最新消息! 瀏覽服務單張,請點擊這裡 環保署批出第四個「綠在區區」項目營運合約(附圖) 詳情請點擊這裡

由即日起至10月15日 月光寶盒回收行動

2017年8月 屋苑回收大比拼結果8月

2017年7月 屋苑回收大比拼結果7月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