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统文化一直热度不减,延伸到教育领域出现了各种读经教育、私塾学校,延伸到文化领域是《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各种综艺的火爆。11月30日至12月2日,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青春国学——传统文化进校园高端论坛在京举行,文化研究者、校长教师与专家学者同台研讨,共同献计献策传统文化如何进校园。
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浮躁更不能冒进
“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存在浮躁风气,部分学者对国学经典有曲解,理解也不够深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直指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庸俗化、形式化、娱乐化、功利化、绝对化等5大误区。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需要豪华包装,不需要搞‘花架子’,也无须四处推销。”顾之川说,一些地方热衷于让孩子穿着古装读经典;一些人追求热闹、盲目跟风以“博眼球”,如网友涂鸦的“杜甫很忙”,将“吾日三省吾身”注解为“中午醒一回、下午醒一回、晚上醒一回”等;还有的人打着复兴传统文化“高大上”的旗号,假借国学之名进行营销,达到敛财或出名的功利性目的。
在顾之川看来,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心平气和,深入钻研;需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需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活在当下、为我所用。
传统文化进校园,难在哪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认为,难在一些传统文化教材以成人的尺度进行编订,往往导致接受者与传达者之间的断裂和隔阂。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懂并接受教师口中的诗词魅力,某些诗词传达的情感超出了中小学生的心理感知上限。”康震现场对王维诗歌《终南别业》进行了点评与阐释,生动展现出成人与中小学生对这首诗理解境界的差异。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契机,需要‘从娃娃抓起’,但应该‘润物细无声’,而不应冒进求成。”顾之川特别强调。
让学生注意到传统文化之美
说起“传统文化热”,《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有自己的一番看法:“传统文化本身就是热的,媒体就是要让传统文化落地传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所谓的冷只是在传播手段、接受能力、表现形式上冷下来了,我们需要努力让它热起来,在传播过程中提升它的热度。”
如何提升传统文化的热度尤其是在校园的热度,探索青少年更易于接受的传播形式,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数字传媒组副组长庄颖提出,首先应该让青少年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美,抓住青少年的注意力,使他们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当代孩子的见解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已经不能用几十年前的尺度丈量他们的理解力与见识。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教育建立联系,故宫博物院正在与一些学校探讨开发适合学生的教育形式,探讨如何依托故宫这个平台,利用故宫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当代少年儿童的传统文化学习与创承助力。”庄颖坦言。
中华书局大众图书出版中心主任李静则从古籍整理、经典文本普及、传统文化教材及文化经典解读4个角度分享了书籍出版的故事。“如何在年轻人中开展传统文化传播,首先要传播正确的文化知识,其次要采取得当的方式,选取适宜的读物,贴近读者做年轻人喜欢的读物,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李静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课程、教材、教师、教学以及评价等环节进行整体设计、科学论证。对此,顾之川的建议是分学段有序推进,小学低年级应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小学高年级应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初中应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认同度;高中应提升学生的理性认知,引导学生感悟,提高鉴赏能力。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推动,只有青少年能够接受的国学才是青春国学,这样的传统文化才永远具有朝气、生命力。”康震说。
推广传统文化教师是主力
传统文化进校园,最有力最重要的直接推动者是谁?
毫无疑问,是教师。这一点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
“传统文化进校园,语文教师承担着神圣使命。”顾之川用神圣二字来形容教师的职责。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看来,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是多重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体味诗歌境界,从文本领悟精神传统,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在阐释经典作品中,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