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令中国经济在上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持续低潮。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严冬之后,一片萧条的景象终于有了转机。第一届全运会举办6年之后,第二届全运会在北京召开。这届运动会,被赋予了振奋人心、增进团结、显示力量的特殊意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这也是第一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举办全运会。开幕式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以及24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出席。而在比赛项目上,第五届全运会也力求和奥运会达到统一,竞赛项目完全按照奥运会比赛项目来设置。其中,柔道、帆板、曲棍球、艺术体操等项目,是第一次被列为全运会比赛项目。
这届全运会上,游泳名将穆祥雄以1分11秒1的成绩打破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另外,在飞机跳伞、小口径步枪以及航空模型等项目上,都有新的世界纪录产生。
本届全运会的比赛项目共22项,少于首届全运会的36项。武术被列入表演项目首次进入全运会。
第十届:2005年10月12日—2005年10月23日,江苏 在本届全运会上,很多年轻小将崭露头角,后来他们都成了名噪一时的明星,比如罗雪娟,陈颖等人。而李小鹏、王楠、张湘祥等人,在7年后的北京奥运赛场上,依然成为中国军团的中流砥柱。
第四届:1979年9月15日-9月30日,北京
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正在天津火热召开。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激烈竞争,展现雄姿。在观看本届全运会的同时,我们不妨一起来回顾一下往届大会,每一届都见证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也有很多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
开幕式上,16000名男女青少年表演了团体操《新的长征》,表达了向新生活奋进的决心。而当时的大背景,是一个“2000”的数字,意义为满怀激情希望,奔向2000年。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82位来宾观看了全运会开幕式,包括6个体育代表团、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开放性。
第一届: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北京 在成绩上,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也力求向奥运会看齐。上海运动员朱建华,在自己的主场成为了整个赛会最为耀眼的明星。他在预赛、决赛中两次刷新世界纪录,当时他只有20岁。一年之后的奥运会上,他虽然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但仍然夺得了一枚铜牌。
第七届全运会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奥运冠军们的回归。高敏等昔日的奥运冠军,在各方的努力下,重回全运赛场。其时,他们已经远离赛场多年,竞技状态也难复当年之勇,但在大赛经验上,普通运动员难以望其项背。实际上,奥运冠军逢全运会复出这种现象,在之前早已有之,不过在七运会上显得尤为突出,之后高水平运动员选择在全运会上“回馈”培养自己的地方队,便形成了一种“全运现象”。
六运会上,开始出现了广告。有的是在赛场附近搭建的广告牌,有的则直接由真人披上产品的绶带站在场馆门口,做“活广告”。
本届全运会,首次由三地协办。京川相隔虽然千山万水,但在双方的努力下,七运会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七届:1993年9月4日-9月15日,北京承办,四川、秦皇岛协办 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这令国人的心情空前振奋,而对体育的热情与关注,更甚以往。这年冬天,在温暖的广东,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召开,成为新世纪中国体育的第一件大事。
第十二届:2013年8月31日—2013年9月12日,沈阳 本届全运会适逢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运会创办50周年之际举办,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对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大检阅,是一次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体育盛会;本届全运会也是山东历史上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国家级综合运动会。
时隔14年之后,全运会重回上海。而此时的上海,跟当年的五运会相比,已经完全不能等量齐观。新建的八万人体育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八运会,八万人,这个吉祥的数字符号一直贯穿在全运会始终。
1959年,建国十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体育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十年前,历经兵火战乱的旧中国迈入了新的时代,经过全国人民的辛勤努力,百废待兴的中华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体育事业同样有了巨大的发展。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开幕式主席台上,国务院副总理贺龙致开幕词,首届全运会盛大召开。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运动健将们,用自己矫健的身姿,给“青春中国”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第二届:1965年9月11日-9月28日,北京 第六届: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广东(本文来源于网络)
在本届全运会上,共有15人21次超6项世界纪录,7人7次平6项世界纪录,5人6次创5项亚洲纪录,1队19人25次创19项全国纪录。最终,东道主江苏省以56金、38银、42铜雄踞奖牌榜榜首。
第九届:2001年11月11日-25日,广东 第十三届全运会已于8月27日在天津开幕。
如果说前五届全运会,计划经济和政府投资占据了统治性的地位,那么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所有的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灵活的操作,让经历过六运会的人们发现,羊城的全运会“洋气”起来。
第八届:1997年10月12日-10月24日,上海 第十一届:2009年10月16日—2009年10月28日,济南 第三届:1975年9月12日-9月28日,北京
第五届: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上海 本届全运会上,还出现另一个“八万人”队伍。有八万志愿者参与了八运会的服务,他们不计报酬,全心全意地为八运会服务。如此高水平的志愿者服务,在全运会的历史上可谓史无前例。
阔别十年之后,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终于在北京隆重召开。 这是距离上届时间跨度最大的一届全运会,马术、秋千等列入了表演项目,这也是历届全运会表演项目最多的一届。
第十二届全运会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这也是继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与山东之后第6个主办全运会的省市。在本届全运会上没有明星云集、没有绚丽焰火,有的是纸杯的节省使用、有的是旧窗帘的改制,成为本届全运会节俭的一大主题。
给人这种印象的首先是天河体育中心,这座由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组成的庞大建筑群,在当时令人感觉相当震撼。而更让当时的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体育中心不像往常一样全部由政府投资,而是利用了外资。
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处在一个时代转型的伟大关口之上。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中国的方方面面焕然一新。在体育界,也有众多新星涌现,其中的很多人之后成为中国体育的英雄人物,其中包括聂卫平、邹振先、栾菊杰、吴忻水等等。
第十届全运会因正处北京奥运会周期而备受关注,有46个代表团的9985名运动员参加决赛,创历届全运会参赛人数之最。此外,有4000多名裁判员参与执法工作,其中包括来自欧美、亚洲和澳大利亚的35名外籍裁判。十运会项目设置也与奥运会项目实现了对接,总共32个大项357个小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