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7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是河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也是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被表彰的集体。这是该集团继前不久获得人民日报“大国攻坚 决胜2020”精准扶贫能力建设模式优秀案例荣誉之后的又一殊荣。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石外集团)从2014年开始,主动担当优质学校的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与行唐县、灵寿县、平山县、赞皇县、井陉县、元氏县6个山区县的12所教育扶贫工程中小学校结对精准帮扶,积极探索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改变了贫困山区师生的精神面貌,激发了贫困山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精准对接,稳步提升贫困山区学校教育质量
“马老师,概念部分教学如何处理?”
“这个环节内容由项目设置变成项目前置,也就是通过预习完成较好。”
10月13日,在平山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教研主任贾秋利正在使用微信语音与她的师傅——石外集团教师马德强就教学进行沟通。
两年来,在马德强的帮助下,贾秋利打破原来“一言堂”“满堂灌”等陈旧教学模式,采用“四环节”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去年,40岁的贾秋利被评为河北省特级教师,成为全县初中唯一的特级教师。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教育质量是教育扶贫的关键。
2014年,石外集团党委书记强新志发现,由石家庄市政府投资建设的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设备完善,但教育质量等软件条件还远远不足。如何让山区孩子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样的优质教育?他认为,第一位的是精准对接,稳步提升贫困山区学校教育质量。
发挥自身师资优势,2016年,石外集团制定了山区学校“百名种子教师”培养计划,12所山区学校的140名种子教师与石外集团的培养导师建立“一对一”“导师制”“做朋友”“常联系”“共研学”“严要求”的同伴互助模式。
规范管理、精准培养、严格考核,山区学校种子教师快速成长为视野开阔、业务精湛的教学骨干,120多名教师在县、市级以上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示范带头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石外集团的帮助下,各个被帮扶学校的“造血”能力显著提升。为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被帮扶学校纷纷启动了“二代种子”培养计划:赞皇二中已发展17名二代种子教师,平山二中积极培养26名二代种子教师……
此外,石外集团还与山区学校实施教学计划同步、集体教研同步,采取“走下去、请上来、送微课、影子培训”等形式,确保同步教学质量。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016年,赞皇二中在市级评优课中是全县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学校;元氏七中在市级评优课中获奖人数占全县的60%;平山二中在市级评优课中获得3个一等奖,占全县一等奖的50%。各被帮扶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高,今年石外集团帮扶的6所中学的中考成绩在重点率和普高率方面普遍居本县前列。
科学帮扶,激发贫困山区师生内生动力
每当平山二中九年级学生闫森睿学习松懈时,就会想起与石外集团保送生白若冰姐姐的约定——相见上海交通大学,他浑身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儿。
然而,半年前闫森睿的梦想却是:辍学,在家睡觉、打游戏。
闫森睿是平山县深山区的留守儿童,学习基础薄弱,26个英文字母都难以流利背诵,数学更是吃力,深感考学无望、前途迷茫,萌生退学想法。
“三十年后你还可以继续睡觉打游戏么?”“你拿什么养活自己?”当时在平山二中进行“阳光小讲台”支教活动的白若冰提出一连串问题,让闫森睿幼稚的脸庞变得严肃起来。
交朋友、聊爱好、谈理想,白若冰为闫森睿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激励他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奋斗。似懂非懂的闫森睿意识到了想法的幼稚和荒唐,开始积极向上,努力学习。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长裴红霞说,学生是山区学校实现教育脱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一个学生首先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有立志脱贫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