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事故多发路段
6块警示牌重复着同样的提醒:“五挡夺命,四挡失控,三挡安全。”
它们是保障兰海高速兰临段的诸多安全措施之一,树立在一段长达17公里的下坡路上。这段下坡路由南向北,从兰临高速新七道梁隧道出口直抵兰州南收费站。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2018年11月3日晚,一辆重载货车再次在这条路上失控。
根据11月1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事故调査组的通报,这天晚上,货车司机李丰驾驶着“辽AK4481”号重型半挂牵引车,牵引“吉B2870挂”号重型低平板半挂车,就在这段下坡路段,因制动失灵造成车辆失控,行至兰州南收费广场附近时,与1辆重型仓栅式货车发生碰撞后,连续与13辆小型客车直接碰撞,所载货物甩出砸中车辆,并导致周围18辆小型客车相互碰撞。
15人死亡,45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轻伤10人、轻微伤33人),33辆机动车受损。
根据调査结果,10月21日,司机李丰已发现肇事机动车制动有问题并多次告知车主李佳林修理,但直至事故发生,李佳林未对制动系统进行检修。
11月3日,这辆制动系统不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的机动车,驶上了那条曾被司机称为“死亡路段”的长下坡。
这些路全部是极限设计
走过新七道梁隧道的司机,无不对北侧的长下坡路段印象深刻。“太长了,老出事。”
这条2004年12月验收通车的高速公路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以南,设计时速80公里,为全立交、全封闭、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海拔2612米的新七道梁隧道是全路段最高点。
根据管辖此处的兰州交警韩家河大队曾经发布的数据,新七道梁隧道北侧到兰临高速0公里处的落差为550多米,如果以兰州南收费站向北4.38公里进入市区计算,这一数字变为了1100多米。
“路刚通大家不熟悉,事故频发,全是重载(货车)。”长期关注兰临高速的兰州老媒体人林阳(化名)回忆。
那些失控的货车有的幸运地冲上避险车道,有的夷平了兰州南收费站的两个收费亭,有的直接冲过收费站,在市区造成更大的死伤。
2005年左右,兰临高速刚通车时,常有重载货车冲进民房的事故发生,本地媒体进行了密集的报道,将这段路称为“死亡路段”。
事故发生15天后,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该路段的评估情况的通报,称已经请第三方公司进行安全性评价,评价显示该路段设计和建设采用的平曲线、纵坡坡长和坡度、收费站设置等技术指标,增设的5处避险车道和1处紧急通道,以及设置的135处标志标牌、振荡标线、监控设施等交通安全设施均符合当时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上述通报还称,甘肃省交通厅已经组织对全省公路进行排查,重点路段开展安全性评价,对第三方评价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制订优化完善方案,并加以实施。
不仅如此,据《法制日报》报道,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也在事故后召开视频调度会,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集中排查整改长下坡等重点路段隐患,联合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提出针对性的管控整改措施。
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历年公布的十大事故多发路段中,经常出现长下坡路段的身影。
山西省青银高速薛公岭路段位居2013年交通部总结的十大危险路段之首,这条山区高速路承担着晋煤外运的繁重任务,往来大部分是运煤车。然而该路段934公里至964公里落差达到750米,29.9公里几乎全是下坡弯路,事故频发并且致死率高。据央视2015年报道,2008年到2014年间,该路段共发生交通事故1835起。有当地司机称之为“血公岭”。
据《山西晚报》报道,这条路的设计、施工同样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并施工的。“但是,这些路全部是极限设计。”薛公岭路段的交警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所谓极限,是指最低值,即刚刚达到安全通行标准,少一分则为不安全。“这样设计,也许是出于无奈吧,摆在眼前的,就是这沟深弯急的山路,其中不少路段,还大跨度架着桥。”
如今,这些“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施工”的高速下坡路,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大货车。
2012年11月,《甘肃日报》援引交警部门的统计数据称:2004年兰临高速开通以来,17公里长下坡路段共发生各类车辆失控事故220起,造成42人死亡,55人受伤。而《科技鑫报》得到的截至2013年6月的数据显示,该路段累计发生240起交通事故,共致死54人,致伤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