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夏万渠
学校:蚌埠二中
总成绩:695分
单科成绩:语文123分、数学148分、英语139分、理综280分
兴趣爱好:乒乓球、看电影、古诗词
意向高校:北京大学
倾向专业:心理学、城乡规划
6月24日上午10:20,蚌埠二中理科实验班学生夏万渠接到了父亲的电话。有别于父母难以掩饰的兴奋之情,小夏得知自己拿到全市理科第一,反应十分平淡。因为在这之前的全市第三次质量检查,他也是同样的名次。平日里年级大大小小的考试,第一名对他来说更是常有的事儿。
语文123、数学148、英语139、理综280分、竞赛加5分,总成绩695分,全市排名第一名,全省排名第三十一名,这个在其他任何人看来都光彩耀眼的分数,小夏本人显然很不满意。“至少少考了七分。”采访中,这句话他嘀咕了不止一遍。
事实上,“夏万渠”这个名字记者并不陌生。在不久前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高校自主招生初审通过名单中,他的名字不止一次出现在榜单里,同时拿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国内顶尖高校的入场券。特别是前者,开出的录取优惠条件是只要他能达到省内一本线。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在高三后期着实令他迷茫了一阵子。
初中毕业时,小夏通过自主招生从五河临北中学考入了蚌埠二中。刚入校那会儿,他的成绩很是一般,尤其是英语,由于底子薄,在班级排名靠后。谁也没有想到,不到两年时间,他的英语单科成绩进步了近四十分,高三以后,基本稳定在140分左右。“表面上他看上去好像对什么都淡淡的,实际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在心里,并且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魏雪娟老师告诉记者,高三时,他因为参加物理竞赛,耽误了近一个月的课程,成绩在班级位次下降了三十多名,年级更是排在百名开外。魏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你就准备踩着一本线进科大了?”不出她所料,被自己“刺激”到的夏万渠成绩直线上升,很快恢复到原本的位次。
采访高考第一名,学习方法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个简单问题却似乎难倒了夏万渠。想了许久,他告诉记者,进入高中时,父亲一次性为他买来了高中三年的辅导书、练习题册,装满了整整一个书柜。但在做练习的过程当中,他发现,很多参考书内容雷同,东拼西凑,出版商营利目的非常明显。“基础必须打牢,题海战术没有什么大作用,尤其是这种相似的题目,做再多遍也提高不了。”夏万渠说:“课外学习40分钟,不如上课认真听讲10分钟。特别是当你学习遇上瓶颈期,老师的点拨非常重要。即使是高三,我晚上11点多就休息,保证第二天的课堂效率。”
平日里,夏万渠喜欢打乒乓球和看电影,但更多的时候,这些娱乐方式对他来说仅仅是为了学习减压。如果非要说兴趣爱好,他更偏好古诗词、古文,屈原的《湘夫人》、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他最喜欢的篇目。他说,跟现代文相比,古文更为婉约优美,每每读起来,身心都会感到愉悦。
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夏万渠的目标十分明确———北京大学。他说,自己对心理学和城乡规划很感兴趣,前者帮助他人、后者服务社会,“我爸给我取名‘渠’,就是希望将来我能凭自己的一份力量,造福社会。这样说或许太‘大’,但那的确是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