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讯通在2G时代开始大量普及,目前已经覆盖全国数千万学生。在全国大多数省份,中移动校讯通在中小学渗透率均超过50%。根据教育部数据,2015年,全国在校中学生4300万、小学生9300万,以此粗略统计,中移动校讯通用户数约6700万。
事实上,信息化资源投入严重不足一直是国内教育产业的掣肘。“在国内,绝大多数中小学仅配备1-2名专职计算机教师,而且往往还需要兼任学校网管员职务,学校信息化工作只能外包”,在上述人士看来,“这是学校、教师依赖校讯通的原因。虽然微信在班级中使用相对普遍,但仍然无法替代校讯通提供的服务。”
瞄准教育行业的电信诈骗并没有随着“徐玉玉事件”之后的严打而烟消云散,个别地区甚至愈演愈烈。步入9月开学季以来,全国各省陆续爆发“校讯通”短信诈骗,诈骗分子以“校讯通”的名义向家长发送“学生成绩单”、“在校表现”、“核对学籍”等短信并附上木马链接,大量家长因点击链接导致手机中木马,随后银行卡被盗刷。最近一月以来,广东、江苏、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多地均出现校讯通诈骗事件。
(原标题:校讯通漏洞太大 教育信息化严重滞后)
而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家长的部分沟通已经普遍转移到微信群、QQ群中,“校讯通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的讨论开始不断见诸媒体。
虽然案件均已告破,但泄露徐玉玉信息的高考报名系统的管理部门、为浙江60万学生提供平台服务的企业是否为泄露数据承担责任犹未可知。而与此同时,各大QQ群中,倒卖学生、幼儿园数据的信息,依然猖獗。
瞄准教育行业的电信诈骗并没有随着“徐玉玉事件”之后的严打而烟消云散,个别地区甚至愈演愈烈。步入9月开学季以来,全国各省陆续爆发“校讯通”短信诈骗,诈骗分子以“校讯通”的名义向家长发送“学生成绩单”、“在校表现”、“核对学籍”等短信并附上木马链接,大量家长因点击链接导致手机中木马,随后银行卡被盗刷。最近一月以来,广东、江苏、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多地均出现校讯通诈骗事件。
尽管生存环境日益恶劣,诸多的不利条件却并没有限制校讯通的发展。在中国移动招标采购网上,2015年至今,以各省公司为单位进行的校讯通项目招标超过60项,招标频率与2014年持平,且超过2013年。校讯通依然如火如荼。
[广告]活动入口:
校讯通依然火爆
而在诸如北京等明确禁止校讯通的城市,校讯通则升级为APP、“和教育”等形式,依然活跃于诸多学校,此前xxt.com的域名,也开始更名为edu.chinamobile.com,edu.10086.com。
知情人士透露,“校讯通每年为中移动贡献收入约40-50亿元。按照行业市场划分,教育行业属于收入最高的。”
该人士介绍,“老师每天上课、备课、改作业就已经忙得要死了,根本没那个时间去建短信模板、发集体通知、收集家长反馈,但这些活每天都需要专人去做,很多课程上线、系统升级的工作,更是只能我们去做,学校根本没这能力。”
其后,校讯通又被指违反发改委、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4年,北京、重庆、西安、陕西、安徽、河北等多地教育厅、工商部门发文清理、整顿校讯通业务。
据悉,每年贡献数十亿收入的校讯通并不是一个获得较高满意度的产品。近年来,校讯通经常因为“未经许可开通业务”、“强制摊派”、“收费高”、“短信轰炸”等原因被频繁投诉。
而学校依赖校讯通的另一个原因,是信息化的滞后,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至今为止,没见过几个学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人员。绝大多数学校与家长的信息沟通,其实都需要中国移动提供专人为学校服务。”
2016年3月,北京移动“和教育”又更名为“和校园”,根据官网信息显示,和校园每月收取10元/月的通信费,取代了此前校讯通10元/月的“功能费”。
买美股,上老虎 - 超低佣金,每股只需1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