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产学研合作促进新工科发展

2018-12-10 09:22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建设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教育部于2017年起实施新工科发展战略,在全国试点建设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深入探究产学研合作与新工科建设的内在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新工科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视和坚持新工科建设的综合性、继承性和动态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现代工业发展,新产业和工程建设遇到的问题往往超越某一专业技术领域本身。新工科建设因而变得复杂化,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知识,甚至也需要用环境、经济、社会、法律等视角来思考和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以及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往往欲速而不达。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相互补充、互相影响、协同发展,构建出工科专业“新结构”。新结构、新工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只有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作用,精准把脉当前和未来产业新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学科内涵、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永葆其“新”。

产学研合作相互促进。新工科既延续传统工科发展规律,又基于新产业新需求对传统工科学科建设模式、发展路径和服务对象进行重构,促进学科建设从以学科为导向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转变、从专业分割到跨界交叉融合转变、从适应服务到支撑引领转变。走进企业、深入产业,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结合,新工科建设才能实现三大根本转变,促进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孕育形成新兴交叉学科,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

20世纪70年代的斯坦福大学正是顺应世界产业结构变革的趋势,集群化推动产学研合作,实现学科链转化为产业链,引领世界科技和产业进步。这为我们建设新工科提供了借鉴,产、学、研三者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利益分享,新工科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支撑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发展。

升级产学研合作平台。任何学科建设都有其学术生态环境,新工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需要更加开放融合的新生态,需要进一步汇聚行业、企业、产业等优势资源共同打造高等工程教育共同体。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变一对一的“作坊式”、松散型合作为集群式、紧密型战略合作,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理事会新体制,让产学研合作从体制机制上得到保障。校企联合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共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流卓越工程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同时,更广泛地吸引政府、社会团体等资源,通过校地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与地方政府产业对接、与同行高水平新工科合作、向国际一流新工科学习,为新工科发展营造良好外部氛围并提供更多支持。将产学研合作对新工科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上升至学校战略层面,由外部的支撑作用提升为内在的核心要素,在纵深合作中精准把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在新工科建设中有针对性地予以呼应,进而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

协同培养新工科人才。现有的传统工科人才培养周期往往滞后于新技术发展步伐,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实际需求相对脱节;部分教师相对缺乏对工程技术和实践问题的理解,难以有效地将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及时传导至课堂教学。

针对长期以来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人才供需“两张皮”现象,高校群需要与企业群探索建立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加快将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引进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同时,学校与企业在实践教学环节联合发力,联建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联建青年教师“工程化”基地等,多种角度挖掘企业育人元素,使工程实践教学与产业最新技术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产学研合作是现代大学建设“新工科”的必然选择。高校要着眼于未来科技发展和新产业发展趋势,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和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超前布局新学科,探索和丰富产学研协同育人内涵,不断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卓越工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吴素华)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