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设整合式生态课程,加强中学德育
中学是青少年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有深化中学德育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育实效,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德育课程是德育工作开展的载体与平台。系统论作为关于系统建设和优化的理论,为中学德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中学德育整合式生态课程是解决中学德育地位虚化、设置随意、评价知行脱节等问题的重要选择。
中学德育课程有待持续优化
德育课是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应受到高度重视。但从实践看,从小学至大学,德育常常处于“虚位”,课程经常被挤占或者借用,是一门“被边缘化了的课程”。由于升学指标这个指挥棒异化,应试教育与知识教学,实际成为中学教育的最终目的,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被虚化。此外,高校、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德育课程教材的系统性和适宜性不强、专设德育课的实效不高,也是德育课被虚化、边缘化的重要原因。
课程资源整合统筹不够是导致中学德育课程低效的重要原因。从课程横向设置看,德育课程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升旗仪式、军训实训、论坛讲座等,但由于缺乏系统设计,导致这些课程开设随意、内容分散,简单重复、针对性不强。从纵向设置看,小学、初中、高中的德育内容大同小异,不符合特定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同时,中学德育课程效果评价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德育评价不应该只是知识评价,必须把学生的德行表现作为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但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德育课程按照学科化的方式来开展,德育学习成为知识学习,德育评价提供标准答案,根据学生对德育概念与体系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和现实表现却缺乏考核标准和检验手段。
中学德育应以整合式生态提升有效度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更基于中学德育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复杂的系统,中学德育整合式生态课程及核心诉求可以成为中学德育的一个优化方向。
中学整合式生态德育课程是指按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德育规律,依据社会要求与相关规范,将学生品德的构成要素如知、情、意、行纳入一定的课程设计中,并将其思想发展融为德育课程的着力点,对德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整体设计,使其相互联系、协调运作,促使中学德育效果达到最优化、最生态、最绿色的程度。
中学整合式生态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求。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开始为大众所接受,其根本出发点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整合各个学段的一体化德育体系,是新时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中学整合式生态德育课程也是推进学校德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时代发展要求现代学校德育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
实现德育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推动课程德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回归德育的丰富与生动。中学德育整合式生态课程必须树立系统思维,整合德育教育的各个因素,实现德育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要解决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既要从价值取向上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改变过分突出应试教育与知识教学的问题,也要借鉴系统论的方式方法。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散着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
这就启示我们实践教学的改革,应该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要素间的协同性。中学教育改革特别是德育课程的优化也不例外。我们要坚持系统论,从整体着眼,也就是要深化对中学德育整合式生态课程内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诸要素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认识,调整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更好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