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国中西部边远地区的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师范大学重任在肩,有责任、有使命投身并服务于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是拔掉穷根、稳定脱贫的前提。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原因很复杂,但教育滞后是最终根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和东部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等方面,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乡村教师断档、流失问题严重。
要打赢中西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培养和稳定一批有能力、有担当、有情怀的乡村教师。师范院校作为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更应有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使命担当。
“肩荷使命,矢志报国”,是湖南师范大学一以贯之的办学传统和使命担当。80年前,面对内忧外患的紧迫时局,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廖世承先生临危受命,率领一批仁人志士扛起教育救国的旗帜,主持筹建学校前身——国立师范学院。80年来,湖南师范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建校至今,学校已培养了50多万毕业生,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大师和各行各业杰出人才。特别是在引领和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等领域,湖南师范大学以实际行动贡献了师大力量和师大智慧。学校还着力做好“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特色文章,驻邵阳绥宁插柳村开展帮扶3年来,插柳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得到了教育部和湖南省委的高度评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担当。师范大学在新时代如何投身并服务于脱贫攻坚的国家战略,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应有哪些新作为?
一是要积极回应时代号召。教育脱贫的关键在于教师。师范院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牢记师范初心,聚焦教育脱贫的实际需求,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培养更多优秀师资。湖南师范大学始终不曾放弃“师范”属性。学校教师教育不仅没有弱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每年招收本科师范生约占总招生数的45%,每年师范生约80%的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任教。今年起,还新增公费师范生700人,直接服务湖南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二是要致力全科教师培养,创新师范生培养机制。为有效缓解中小学教师短缺、学科短板问题,“全科教育”是当下应时之需和必要之举。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打破学科壁垒,进行学科间知识的整合、重构,设置“跨学科复合课程”,拓展师范生知识面和跨学科知识能力;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新媒体技术运用,要改变重理论知识倾向,强化学生教学技能和教师素养的全面培养;在师德教育上,要积极引导师范生树立起面向中西部、服务基层的意识和奉献精神。目前,湖南师范大学正以“世承班”和公费师范生培养为试点,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的师范类专业改革,努力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积极鼓励运用“互联网+教育”思维,倡导“反思式”“研讨式”“体验式”教学,切实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三是要立足教育脱贫实践,加强理论与对策研究。高校作为人才和知识密集区,围绕教育脱贫中的实践问题,开展理论与对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在教育脱贫过程中,如何解决好大班额、乡村教师短缺与结构性矛盾等短板问题;如何创新机制体制,统筹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如何激发乡村教育内生动力,调动各类主体的脱贫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这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都亟须高校特别是师范大学集中优势力量开展专门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库”作用。这些年,学校依托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基础教育发展中心等师范教育教研机构,在推进构建“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教师教育模式、开展国际联合培养学科师资、服务高考改革等方面作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下一步,还要瞄准“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以更加主动的作为围绕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脱贫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