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留学移民 > >>  正文

自媒体人老查:中国学生为何需要留学中介

2019-02-08 12:49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原标题:自媒体人老查:中国学生为何需要学中介

自媒体人老查:中国学生为何需要留学中介

  老查原名张超,被朋友们亲切地称为“老查”

  从“大而全”的全国知名品牌中介机构的资深管理层,到“小而精”的独立创业学工作室老板,老查经历了中国留学中介行业发展最快的十几年。在他看来,留学中介行业需要时间去成长和强化专业性,“不能着急”。

  老查原名张超,被朋友们亲切地称为“老查”是因为他的英文名叫查尔斯。2014年初创办留学工作室时,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个外号变成了自己的品牌。

  “我早晚要当老板,哪怕是卖红薯”

  离开老东家启德教育最初的一段时间,老查着实抑郁了一阵儿,“觉得自己被淘汰了”。直到现在,这个把新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年轻人仍然把当初离职的原因归结为“见识、管理水平、对人的把握等高度不够,无法解决企业的问题,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节奏”。

  作为启德教育集团创立时的10位元老之一,老查从2002年1月起在这家公司待了10年,在北京、上海、深圳当过分公司经理,后来转型做职业经理人。

  老查赶上了中介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每年为4万名学生服务、占整个留学中介市场12%的启德,利润增速一度达到30%,放缓后也有10%~20%。随着公司越做越大,留学咨询也越来越流水线化,老查坦言,自己难以适应这样的节奏。

  也许人总要经历重新寻找自我的过程,才能重新破茧而出。不钻牛角尖的老查很快“想通了”,2014年初,以他的外号命名的留学工作室正式成立。

  “我早晚要自己当老板,哪怕是卖红薯。”老查笑着告诉《青年参考》记者,他现在虽然赚钱不比过去多,但更有成就感,“自己掌管命运”。

  虽然没有海外留学背景,但在中介行业浸淫十数年的过程中,老查至少为1000名学生办过留学申请,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案例。他把每天都看作是学习的过程,从书本资料、学校培训和同行交流中汲取养分,在这个行业干得得心应手,甚至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他看来,知名品牌“大而全”的路子缺乏针对具体案例的判断力和规划,充其量算是个半成品,适合中低端业务。而现在的家长受教育程度高,对服务和个性化的期望提高,希望中介有更多的附加值。

  在启德度过了10年青春的老查知道,如今的时代不一样了,自己“没希望再复制一个启德”,也不可能一夜暴富,但留学工作室“也很好玩,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色彩”。

  “教育市场越来越碎片化,人人都有机会,没有一家独大。”老查总结道。除了他这个“一条龙服务、什么都懂”的老板,他的工作室只有6个助理,每年只服务30~35个申请美国学校的学生,“每个我都亲自参与”。

  “去中介化”是个伪命题

  众所周知,留学是个相对暴利的行业。据老查介绍,该行业纯利润达到20%以上,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更是双向收费,境外佣金可能高达几个亿。

  因此,很多大型中介机构一味追求业绩量,每名留学顾问一年得服务100名学生,根本忙不过来。由于留学中介是一次性消费,很多顾问甚至不经培训就上岗,只要有好的销售和沟通能力,能抓住客户心理。

  种种乱象导致留学中介行业口碑变差,存在很多黑幕,美国排名前30的高校也因为诚信问题而不愿意录取中国学生,甚至有人认为“中介就是个坑蒙拐骗的行业”。这成了很多中介“一肚子苦水却无法宣之于口的行业心酸”。但对老查而言,“用心服务是深入骨髓的专业性”。

  2005年,老查顺应创新型项目潮流,创办了DIY留学申请平台“牛校网”,用自动匹配的方式帮学生筛选学校、搜索课程、提供申请要求和步骤,还有只需9.9元就可以生成文书的自动编辑器。

  信息更新快、客户体验好、不需要服务费,还可以躲开“黑中介”陷阱的“牛校网”受到了不少学生欢迎。但很快,投入几百万元做这件事的老查发现了DIY留学平台的最大缺陷——赚不到钱。

  走了一段时间的弯路后,老查重新得出了结论:DIY留学平台不是最终工具,只能帮学生“不被中介骗、不被坑得太惨”。他不赞同“去中介化”,因为这是个伪命题,“中国学生需要中介”。

  “中国孩子留学的主体永远是家长,哪怕申请博士家长也会参与。”老查说,“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就是对中介很依赖,能花钱解决的事不愿意自己干。更何况申请留学是件很复杂、很专业的事。和美国的升学中介相比,中国留学中介不仅价格亲民得多,而且提供更细致的服务,跟家长沟通起来也比较容易。”

  “留学不一定意味着能找到好工作”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