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留学移民 > >>  正文

美国留学归来的“住院医生”:吃住24小时都在医院

2019-01-27 07:02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原标题:美国留学归来的“住院医生”:吃住24小时都在医院)

美国留学归来的“住院医生”:吃住24小时都在医院

    每日清晨6时10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五科科主任、主任医师陈昊从医院值班室起床,学英语、安排当日工作。7时,和部门医生一起大查房,继而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吃住24小时都在医院,是医生和患者口中熟悉的“住院医生”。 魏建军 摄

中新网兰州2月24日电 (记者 丁思 魏建军)每日清晨6时10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五科科主任、主任医师陈昊从医院值班室起床,学英语、安排当日工作。7时,和部门医生一起大查房,继而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吃住24小时都在医院,每周仅回家一次,探望家人和换取衣物,是医生和患者口中熟悉的“住院医生”。

儿时的医学梦:坚持不懈

出生在医学世家的陈昊,母亲和爷爷都是医生,“从小家中就有很多输液的瓶子、各种药品和医学的书籍,医院的味道我早已习惯。”陈昊说。耳濡目染下,很自然地,学医成为他儿时的梦想。

1995年,陈昊考入兰州医学院,5年本科结束后,立志成为一名研究型医学工作者是他当时的目标,2000年考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研究生,师从李玉民教授。

李玉民教授擅长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和消化系肿瘤外科治疗,上世纪70年代率先在甘肃省开展肝移植、ERCP、精准肝切除等新技术,填补了多项空白。导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先进理念都影响着陈昊,跟随导师3年,无论是临床经验还是科研方面,他都受益良多。

正在手术中的陈昊。有时候手术多了,从早上8点半进手术室,一直到凌晨2时结束。他说,从未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 魏建军 摄

正在手术中的陈昊。有时候手术多了,从早上8点半进手术室,一直到凌晨2时结束。他说,从未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 魏建军 摄

“我想要成为真正的外科医生,想尝试更多的临床实践。”2003年7月,陈昊从学生正式转变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的一名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的职责是完成基本医疗工作,包括收治病人、记录病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医嘱、参与临床操作等。“3个月内实现独立值班”是陈昊对刚入职的自己树立的小目标,“晚上50多位病人全部都是你负责的,无论是呕吐、腹泻还是其他症状,你都要独立判断和处理。”他说。

更让陈昊兴奋的是,能够以一名医生的身份和老师共同站在手术台上,“我只是协助前辈拉钩暴露术野打结,或者站在手术台前观察、学习,这些都让我兴奋。”陈昊说。

陈昊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学习。2005年,甘肃首次启动“千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选派城市1265名医师赴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支援,陈昊主动请缨,成为了甘肃天水市秦安县王甫乡的一名外科医生。

“农村医疗条件十分简陋,乡卫生院没有手术室、没有消毒设备、没有麻醉医师,要做手术的老乡都去县城。”陈昊回忆,他为当地卫生院申请资金,对医务人员开展医疗培训,购买高压锅进行消毒,合力筹建手术室,并开始坐诊。

专业的技术和耐心的态度,让“这位省城来的大夫”在王甫乡小有名气,陈昊时常被外村的卫生院“接走借用”。一年间,陈昊独立完成了阑尾炎、痔疮、皮肤肿瘤等外科手术,“这一年是我最愿意回忆的一年,是我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最快的一年。”他说。

除了坐诊的日子,在乡下的时光多半是安静的,不同于在都市的浮躁,陈昊又开始思索着向下一个目标进发——考博。

海外求学:从不投降

“几年临床操作后,我发现自己还不够。”陈昊利用在乡下坐诊的一年,看书复习。2006年,陈昊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学习肝胆外科学,师从郑树森院士。

在别人看来,读博的陈昊风光无限好,而对自己严格得近乎苛刻的陈昊却时常因课题“彻夜难眠”。“导师的要求很高,需查阅大量资料去完成课题,付出很多的努力。”陈昊说,为了一个解不开的问题,半夜起床去实验室是常有的事儿。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