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百人会”会长吴华扬在演讲中,以自身经历谈及种族问题,认为从小到大,自己始终面对被他人“另眼相看”的尴尬。此番言论,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关注,但也有在美华人表达了不同的观感。如何区分种族歧视与无心之过?在反对种族歧视的同时如何改变外界对华人的刻板印象?接受本报采访的海外华人表示,这既需要在美华人摒弃脆弱敏感的“玻璃心”,理智辨明,也需要华人自身积极适应改变,换来住在国社会的接纳。
既坚决斗争也区分包容
近日,美国“百人会”会长吴华扬应邀发表演讲时,回忆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中西部的成长经历。他以自身经历谈起了种族问题。
吴华扬在底特律出生长大,他家是当时所住郊区唯一一户亚洲人。吴华扬回忆,一家人虽然很想融入社会,挫折却始终不断。小时候,吴华扬常被问到“你这样的眼睛看得清楚吗”之类的问题。上学之后,因为自己发色肤色都和别人不同,同学也常排挤他,“亚裔美国人是在学校被霸凌最严重的对象”。
如今,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吴华扬说:“以前的种族歧视是公开的,不论是言语或行为;现在则大多是隐藏着,依然感受得到。”吴华扬说,直到现在,还会遇到有人跟他说,你的英文说得真好,吴华扬则回敬,“谢谢,你的英文也说得很好”。其中的无奈,移民子女最懂。
但也有在美华人有不同看法。
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律师张军介绍:“华人在美国的分布具有地域不平衡的特点。美国中西部因为与华人群体接触有限,对华人文化的了解和接受度可能就不如加州、纽约州等美国东西海岸地区那么高。”
“偏见总是难免。这与教育水平、文化环境等都有关系。”李斧总结道。现为波特兰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的他,如今为中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常年穿梭于太平洋两岸。
回忆起1985年初到美国留学,李斧坦言,“刚开始遇到不少困难,文化上和生活上都有不适应”。正是身边人给予了李斧很多可贵的和有效的帮助。“总的来说,身边的人对华人都很友善。比如说每逢美国节假日,美国朋友或者同学怕我们独自在美感到寂寞,总会有人邀请我们去他们家中,一起欢度节日。”
张军还补充,“应该要把由文化、民族差异而引起的无心的误解与恶意的种族主义区分开来。如果是无心之过,我们大可不必上纲上线,但是针对彻头彻尾的种族歧视则要坚决斗争。”
既保持进步也认识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华人在美社会地位正呈现出向好的变化趋势。
“华人以及其他亚裔因为遵纪守法、重视教育与家庭而在美国社会被冠以‘模范少数族裔’的美誉。”张军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华人争取平等权益的历程与美国平权运动发展史紧密相连。
李斧认为:“不少中国学生经过奋斗和努力,在学习中、在就业上、在各自学术领域里逐渐胜出,才有今天在美国学术界、教育界、知识界,华人或者亚裔比例居高的可喜局面。”
“对于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思维定势,作为移民,必须要有心理承受能力。”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前进认为,随着华人移民素质的提高,他们会更多地展现自己面对异域社会的自信。
“歧视当然有。最近有个别华人科学家受到不公正调查,这其中就有种族歧视的因素。”李斧补充道。虽然这种情况不多,但是也不容忽略。另外,现阶段华人在美国社会中承担的社会角色与其他族裔相比也有差距,“例如,在企业管理方面,华人就比印度人少;在政治影响上也远不如犹太族裔”。
但不管怎样,华人群体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正在得到改善却是不争的事实。
既团结发声也做出改变
展望未来,华人群体如何应对偏见和歧视,提高自身地位,对住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更大影响呢?
“融入肯定是大方向。”吴前进总结道,很少有移民群体是因为坚守了自己的母文化而获得住在国认可的。
“面对歧视,最重要的就是团结。华侨华人团结起来,发出共同声音。”李斧建议,与其他亚太族裔团结起来,发出更大声音同样很关键,这样才能使华人利益成为美国整体利益中的有机部分,有助于减少可能出现的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