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一定需要很多钱吧?留学费用对有钱人也许不算什么,但对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出国读书是否依然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呢?什么样的家庭条件才适合留学呢?
在我们周围,经常听说的就是某某的孩子去美国读书了,那谁谁家的孩子去加拿大了。当我们听到这种消息时,第一反应是某某家真有钱!可再想想,觉得好像某某家、那谁谁家跟自己家条件差不多啊。留学不是要花很多钱吗,他们怎么就能送孩子出国读书呢?
如今,在中国送孩子出国留学越来越平民化了。随着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发展,相对于过去,一年一二十万的花销,中产家庭以及工薪家庭大都能承受得起,去留学的中产阶级几乎占到了一半以上。另外,加上各国对中国学生留学政策利好,出国比以前也变的也更加容易一些。留学已经不再是非富即贵的有权有钱人的“特权”,来自不同的阶层的学生都能出国,只不过出国的选择和方式不同而已。所以能不能出国已经不是问题,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出国方式才是问题。
如果以家庭年收入来判断家境的好坏,来看看不同家境的留学党都是怎么出国的?下面我们以对照国民热剧《小别离》中的三个典型家庭来说。(以下年收入对阶层的界定仅作参考)
1高产家庭(年收入百万以上)
(这个群体在留学群体的占比逐渐减小)
来自高产家庭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是大家通常认为的“典型”留学党,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土豪家的孩子。通过微博、朋友圈你会看到他们买了一辆几万的自行车,她们秀了几个chanel的包。出国对于他们来说,简直跟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样容易,留学费用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笔不算大的开支而已。这个阶层的留学党基本不用担心怎么出国的问题,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出国。《小别离》中张小宇家就是典型的这种家庭,剧中爸爸让他去留学的决定也是一瞬间的,开始小宇成绩不好,先去了澳洲,后来被学校开除回国后,重新刷托福,申请到了美国的学校,这个在普通家庭看来简直不可能,要知道这些脱口而出的留学决定和变化是需要用巨大财务来支撑的。
2中产家庭(年收入30—50万)
(这个群体在逐渐成为留学群体的主力)
据有关数据统计,留学生中最大的群体来自于普通的中产阶级,经济条件也就是要比普通一般家庭要好一些。《小别离》中黄磊家就是这个代表,剧中他和海青的年收入加起来50万左右,属于典型的中产阶层,留学费用基本可以完全自费,不用考虑其他渠道,孩子在国外也会过得比较轻松点,基本不会有太大的经济压力。
比如学生W,美国大三
申请到的是一所美国前50的文理学院,一年学费加生活费45万左右,父母的工资基本可以cover.大二的时候找了一份兼职也是单纯想锻炼自己,因为父母给的生活费基本够用。 家里开大众车全款算下来也不过30万,和土豪没法比;穿衣服方面可能比较舍得,我的衬衫会有1000+,我的裙子会有2000+。但是除了衣服之外,我们家就是普通人的家庭。
3工薪家庭(年收入10—30万)
(这个群体在留学群体的占比逐渐变大)
如果选择去英、美、澳、加这些国家,如果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这个阶层基本属于交了学费就没有生活费。就像《小别离》中琴琴家,出国的费用一度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最终还是放弃了让孩子出国,虽然出国的方式很多,但是他们还是放弃了。但是为什么工薪家庭出国的还是越来越多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出国方式。比如以下几位:
爸妈工资水平都不高,年收入加起来没有20万,去澳洲以后,生活费都是自己挣得。父母的积蓄也就20万,付得起前两年学费,生活费基本自己打工换来。
10年,只想去英美读研,所以怒刷GPA,拿到了全奖,去了美国总共花了父母20万,然后获得RA职位,生活费用也有了着落。
父母是一线城市的普通工人,借亲戚钱去美国读计算机,最后留在美国当码农。
普通家庭但是心怀留学梦,读理工科,读全奖博士,所以最后也没花父母多少钱。
在非巴黎留学的情况下,两年读书20w,而且第二年的下半年还实习拿工资了,我没有奖学金当年省吃俭用的。只从家里拿了13w读完硕士,如果能申请到好学校有奖学金的,成本更低。
现在只能好好努力,争取financial aid,如果不是这样,真不知道这些钱怎么凑。本科出国,家境比大部分不出国的要差得多,家庭年收入一万二左右。
4家境一般(年收入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