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留学移民 > >>  正文

“在国外根本不敢叫救护车”…留学生血泪史:出了国才知

2019-01-03 23:56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近日,一篇题为《急诊送进国外医院,才发现我们欠中国医生一句道歉!》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火了!

“在国外根本不敢叫救护车”…留学生血泪史:出了国才知

文章讲述了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宁波姑娘胆囊结石发作,疼了一个月不见好转。在美国辗转看了三家医疗机构后,被告知需要手术,可预约手术竟然要等至少 4 个月,手术费在4万到6万人民币,医保还不能报销。无奈之下,这位留学生决定回国治疗。

4 月 30 日她坐飞机回国并到医院检查,5 月 2 日就动了手术,3 天后顺利出院。治疗费不到 1 万元。

“在国外根本不敢叫救护车”…留学生血泪史:出了国才知

对此,曾在美国留学的南京人卫先生觉得并不奇怪。" 我有个同学预约做胃镜,结果等了两个月才做上。" 各种不能及时得到诊疗的情况,在国外很常见。卫先生说,他在留学期间有一次咳嗽特别严重,没办法就去看了急诊,等了两三个小时才看到医生,后来拍了片子,再由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但是,美国的医疗制度也有一些优点。" 如果留学生保险比较全的话,看病基本上不需要再花钱。" 卫先生说。

不过,救护车仍是很多人的 " 痛点 "。卫先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美国就医,留学生都知道 " 能自己去,就别叫救护车 "。他说:" 我有个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看病基本保险能报销,但是救护车费用 200 多美金,是不在保险内报销的。" 另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南京人叶先生也提到,自己曾有一次腹泻加高烧,难受得快虚脱了,但他强忍不适,自己开车 15 分钟赶到离家最近的医院就医,也是因为救护车费用太高

在英国无论大病小病,必须先找社区医生

“在国外根本不敢叫救护车”…留学生血泪史:出了国才知

△资料图 视觉中国供图

据介绍,英国是分级诊疗做得最早的国家之一,英国全民健康服务体系(NHS)分为初级卫生保健、二级医疗服务和三级医疗服务。较轻患者由全科医生提供诊疗服务。二级服务的提供方是医院,主要救治急重症患者,而三级服务则是为一些重症患者进行更专业化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在 NHS 中,基层社区的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护人,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必须先经过社区的全科医生进行首诊。全科医生决定患者的上转诊疗,包括哪些病需要转诊、何时转诊都很明确。

南京人小陈(化姓)曾在苏格兰爱丁堡留学,她印象最深的就医经历,是有一次吃东西卡了喉咙。当时是周末的晚上,她先打电话到社区医疗机构预约,接电话的人先让她做了十几道选择题,来判断病情的严重情况。" 他们建议我去看急诊,并记录了我的相关信息。" 小陈告诉记者,急诊中心晚上医生很少,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轮到她预诊。预诊后又等了半个小时,才见到主治医生。

小陈说,X 光扫描没发现异物,医生又建议她做穿刺检查,可这里没有相关设备,医生建议她第二天乘火车去另一个城市检查。" 我很气啊,但也没办法。幸运的是,第二天起床后,我喉咙不难受,吞咽没问题了。" 小陈说,还好 " 不治而愈 ",没再折腾,但这次经历也让她感受到在国外就医的困难。

另一位在英国生活多年的杨先生感触更深。2012 年 9 月的一天,他在家突然晕倒,被家人紧急送往社区医院。经过较为繁琐的就诊过程,当年 10 月初,杨先生被确诊为肝癌。直到 10 月底,他才看到主治医生。杨先生表示,后来经过医生的诊治,他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手术后,他情况非常好。诊疗费用医保都报销了。

业内人士分析

不同医疗制度各有利弊

“在国外根本不敢叫救护车”…留学生血泪史:出了国才知

△资料图 视觉中国供图

今年初的一场流感,让南京市儿童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医院没多少病人,国内的分级诊疗推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副主任医生吴峰(化名)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曾经在英国留学四年多,认为当地分级诊疗做得确实相当好,但这种制度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 社区全科医生首诊,他们的权力很大,签约的居民没有全科医生的许可,是没法转诊去大医院的。" 吴峰告诉记者,除非紧急情况直接送急诊。他提到在留学期间,曾有位同事在采血时突然抽搐昏厥,于是被赶紧送去医院急诊。" 他们的急诊分工特别细,有护士给患者量体温,有护士负责量血压,不像国内一个护士可以‘全包’。光前期这些检查就花了三四个小时,还没看到医生。" 他说。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