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大红的“Loser妈妈”用一封《永别了 上海》的离别信刷屏中产阶级的朋友圈。抛出纠结话题:200万,留学还是带着孩子直接移民?
Loser妈妈的走红起源于这几日热播的聚焦留学的苦情电视剧《小别离》,诸多父母看后恨不得即刻办好留学手续,俯首把孩子献给“欧美列强”。可小火苗刚燃时,朋友圈一篇《去英国留学,我后悔死了》虐心长文怒喷《小别离》,用自己亲身经历留英三年,花费百多万,然而回国后并没有用来反驳盛行的“留学论”。
两派互批,无意间催红了中间派“Loser妈妈“。面临丈夫出轨、学区房涨价、不舍孩子独自留学。一怒之下,带儿子直接移民英国。
信中针对留学生说自己花费了父母百万之后最终还是得回国找工作,自己对英国当地微乎其微渺茫的工作签证看不到任何希望。而这个妈妈则说,与其花费百万万让孩子留学,倒不如和自己一样,200万直接带着孩子移民英国,不仅解决了自己在当地的就业问题,对4岁儿子的教育也带来了极大便利,移民可以以更低的门槛迈入国外名校。两种观点的对立,立即引发一场网络大辩论“去英国,留学还是直接移民?”。
不管留学还是移民,最终家长都希望子女走出去,如今的中国,甚至全球,阶层之间向上流通的通道(除了婚姻之外)其实几乎已经是关闭了的。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所处的阶层,正越来越变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纵使出色如盖茨比,也失败了。他能够靠着一些无法明说的手段,完成了从穷小子到土豪的逆袭,却始终无法进入女神所在的那个上流社会。而眼下通过子女的教育来改变全家人的命运,似乎是最为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途径,尽管这条路也正变得越来越严峻,人满为患,热播剧《小别离》可见一斑,一个家庭不惜牺牲一切倾其所有把子女送出国,希冀改变家庭的阶级层次。
这时,这位‘Loser妈妈’似乎给出了一条看似困难,实则希望很大的路,与其辛苦留学,倒不如移民改变提升子女的教育,还能解决自己在国外的就业问题。
对于‘Loser妈妈’带孩子移民英国一事,网友各有论据:
坚守派认为:移民是个大工程,留学相比就小很多,所以宁愿等到孩子到了留学年龄花费巨额学费送出国读书也不考虑移民,其原因有三:一是‘Loser妈妈’这个案例,纵然父母离婚,妈妈带孩子,但是孩子日常生活中还是可以与父亲相处,对孩子性格塑造都是极为有利的,移民英国之后,便不能保证了。二是因为大多数人经济收入模式都是建立在国内,去到国外恐怕难以复制延续。三是希望女子到大学或研究生留学之后回国找工作,父母认为海归的光环在职场中还未退去,其实不然,现在海归的工作状况也堪忧,8成海归月薪1万以下。
激进派则认为:为什么选择移民?洁净的空气和食品、公正透明的政务、较被重视的人权都是现成的答案。这次‘Loser妈妈’移民过程中,她承认,能解决自己当英国当地的就业问题才是她最看重的,这个的确是移民案例的首创,同时这对‘Loser妈妈’也尤其重要,有了工作便能解决自己和儿子在英国的生活学习保障。其次76.7%的人认为移民的最大原因依旧是孩子——为了孩子能得到更纯粹的教育,‘Loser妈妈’自己作为较早一批的留学生,深得其利,明白国外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与其等到性格成型的高中大学送孩子出国,倒不如现在就带孩子一起移民,边工作边陪读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何乐而不为?
“Loser妈妈”在《永别了,上海》中提到并选择的移民机构就是目前中国知名的移民机构侨外移民,从历年服务的客户分析显示近几年有过留学经历,在海外有过生活经验的人咨询办理移民越来越多,大多数回国水土不服无法忍受当下的生活环境、子女教育等问题。
侨外移民的工作人员建议,与其留学之后重新出发要花费两笔不菲的费用,建议对子女有留学打算的家庭尽早做一些前瞻性的移民决定,让子女早点接受优质教育。科学家研究发现,根据大脑的构造,人在9-11岁之前可以学会流利的外语。同时根据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英语流利程度左右着移民家庭未来的工资水平和升职潜力,而英语流利程度和移民时的年龄紧密相关。
不论怎样,“Loser妈妈”选择带着年幼儿子移民英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行为,代表了部分中产的选择趋势,而坚持认为孩子应该等到年龄稍大再留学的父母也有其考虑依据。可以断定的是,随着留学低龄化、走下神坛、以及留学性价比降低,这两派的辩论势必越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