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留学移民 > >>  正文

外国留学生在美国(全)

2018-12-23 22:37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接到《透视美国教育》约稿函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可以有机会把自己对于美国教育、主要是博士生教育的一些感受,和国内的朋友们分享。继而又觉得有些压力,因为和本书的其他作者相比,我的阅历尚浅。其他作者都是有着多年海外教学经验、或者学成归国从事教育事业的前辈,我只是一个在就读的博士研究生。不过在此之前,我曾在中国和美国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接受过研究生水平的教育和培训。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可能比许多海外同学有更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这些与不同个性、背景的学者和社会人士交流的经历,让我有更多直接或者间接的机会去比较中美教育的差异。我想我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审视美国大学及其博士生教育,希望能给读者另一种视角。我常常和周围的同学讨论对于目前中美教育差异的一些看法,在这些谈论的基础上,结合我的亲身感受,从博士生的科研学习和大学内的社会工作两个方面,分析中美教育之间存在的差异。

    美国博士生教育概况

    美国对于大学的评定有很多标准,也有很多的排名,但是整体上差别并不是很大。《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每年对全美各个大学的本科教育有一个总体排名,而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排名一般是分学科、分专业的比较。相对于本科基础教育,包括博士生教育在内的研究生教育则更加凸显选择导师的重要性。因此有个普遍的现象,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会选择跟随他们科研领域内的一些著名教授,到整体排名并不高的大学完成他们的博士学习。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研究生学制和美国不同。中国的研究生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而美国这里的研究生院虽然也有单独硕士学位,但大多数本科生在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5~6年的博士训练阶段。作为一般理科的研究生,尤其是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博士研究生,通常都会在前两年之内完成学校安排的核心课程。

    博士生的课堂教育通常都是小班专题授课,人数从20人到4—5个人不等,这样导师就可以有更多机会和博士生讨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或者固定的答案。例如,大家讨论最近发表的一篇专业文献的一些实验,导师会问,你认为他们的工作是不是令人信服,他们的数据是不是足够支持他们的结论;或者如果你是研究者,你还会做哪些试验、对哪些方面进一步研究等开放式的问题。尽管讨论的文章并不一定和我们的研究完全一致,但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共同的。通过这样的学习,即使面临全新的问题,也不会茫然无措。此外,美国的博士生课堂很少有固定的教材,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知识更新非常快,很多经典的理论仍在不断的更新中。文献讨论是美国博士教育经常采用的学习形式,一般博士生每个学期都会有一定量的科研文献讨论,而且多是选择近期发表的科研文献。在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还要辩证地看待这些数据,在大家面前分析文章,阐述结论。导师一般都是积极地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对这些文献的优缺点、长处及不足进行客观分析,并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评价和建议。这不仅让博士生更加熟悉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而且通过和教授以及其他同学更加直接的交流讨论,也锻炼了科研的表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好的科研工作需要准确地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同行和其他人。

    根据研究生院规定,每个博士生要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实验室做轮转学习(lab rotation),在我看来,这个阶段的学习以及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生利用12—16个星期的时间集中在某一个实验室学习,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有个总体的了解,对基本的实验方法有个整体的把握。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地了解不同教授的科研方向,然后根据个人的兴趣以及对未来事业的发展的考虑,选择自己今后工作的导师和实验室。作为双向选择的另一方,教授也通过对这些学生了解的加深,选择适合自己实验室工作以及科研课题的学生来加以培养。只要实验室有位置可以容纳学生,并且有适合学生来做的课题,通常教授都非常欢迎学生来实验室做轮转。我是在完成第二个实验室轮转之后,选择了Tom K. Hei教授作为我的博士生导师。像很多博士生一样,我也希望比较早地选定导师,然后马上从事博士毕业课题的研究。于是我向Hei教授表示不打算再做下一个轮转,希望尽快开始在他的实验室工作。Tom K.Hei教授却对我说,他个人认为,我应该去一个不同于前两个轮转实验室的研究领域的实验室再去学习12—16星期。实验室轮转的目的,不但是提供学生和导师互相了解、双向选择的机会,更加重要的是给博士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不同领域的研究,对科学尤其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在导师的建议下,最终我选择了系里一个分子流行病学的实验室,完成了最后一个实验室的轮转。我在第三个实验室轮转的课题是关于有机磷农药对于中国重庆地区新生儿的发育的流行病学分析。这个研究和我博士课题表面上并不相关,但是通过这段学习,确实使我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和完整,对以后的博士课题研究,起到了开阔思路、拓宽视野的作用。如果导师出于短视的考虑,则完全可以把我直接留在他的实验室,不去做最后一个看似无关的轮转学习,但我的亲身经历让我感受到美国博士生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对于一个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完成核心课程学习之后,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就是这里常说的 qualify exam。这个考试在各个学校有不同形式,但基本上是由5—6位教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测试。测试的形式包括两部分: 一种是课堂考试,即系里指定考试的范围,例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只是一个范围,没有指定参考书,没有参考题目。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理论,还要对目前最新的、发展的理论也要有充分的了解,还有更加重要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的题目很多是分析实际情况及设计解决方案,并不要求死记硬背很多理论。考试目的也不是对于记忆能力而是对于问题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的考核。这个考试通过之后,还有第二部分即博士课题的开题报告。有些学校规定要写两个不同的内容,一个是真实的博士课题,将在接下来的3—4年完成;另外一个叫做模拟课题,考核学生自己研究领域以外对其他领域问题的理解。模拟课题的考试大约需要四至六周时间,考生需阅读大量的文献,并基于以往的数据,提出自己的假想及验证自己假想的实验设计。同时对实验设计的预期结果和潜在的问题,也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书面的形式可参考美国各种组织申请科研基金计划书的形式,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组织编写的计划书。在完成书面开题计划书之后,递交给院系指定的博士资格考核委员会阅读。三周后做开题报告,同时接受委员会委员的提问。这个委员会一般由5—7人组成,是由院系指定的,不同于之后的博士论文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的提问一般会集中在你所研究课题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层面,同时也会提出一些技术方面的细节问题。只有通过了这一系列的考试,才可以说真正进入了博士阶段的培养,成为博士生候选人(Ph.D.candidate)。一些学校对没有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学生,会给予硕士学位,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基本课程的学习。


    通过博士资格考核之后,即进入博士课题的研究,一般平均需用时间3—5年。这个时间取决于课题的完成情况,并且要选择一个博士论文指导委员会。我们系的规定是包括导师在内的本系教授不少于3人,外单位教授不少于2人,并且总人数是奇数,因为最终的博士答辩将是所有的指导委员会的教授投票通过。我个人通过对比国内高校、科研单位和美国高校对于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标准,发现双方存在巨大的差别。国内高校一般都对博士毕业生有文章的规定,好一些的大学或者科研机构要求SCI的文章至少有1—2篇,稍微一般的学校也要求学生有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有些单位更加明确要求SCI的影响因子不得低于多少。如果只是发表一篇SCI文章,影响因子不得低于6分;如果2篇以上,每篇可以3分。我相信这样的一个机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更加专心、高效地完成课题。同时SCI文章的发表数量、引用次数也是评价一个学校的指标,这样的毕业要求可以对学校整体评价有所帮助。与国内的情况不同,美国大学很少有对于博士毕业生发表文章的规定,博士研究生能否毕业,是要根据最后毕业答辩的时候,整个博士委员会的评价,委员会的成员认为,这个学生完成了相应的工作,在某一个具体的科研领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研究,可以博士毕业,取得学位。尽管没有任何硬性明文的发表文章的规定,但是任何一个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文章的发表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认定。因为无论将来继续从事科研事业还是其他领域的工作, 文章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明,能向新的用人单位证明我们是一个具有能力的博士。所以,双方的出发点就有明显的不同,国内更多的是因为被学校要求,有这么严格的规定,而国外更多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因此也就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美国博士生教育的特点

    1. 教育目的清晰

    博士生教育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教育,获得博士学位不是为了日后的“钱途”,而是需要花5—7年时间,对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选择读博士研究生的时候要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在选择专业、学位的时候,要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有兴趣,是否和自己的未来事业发展规划相一致,而不是大家都来读研究生,我们就跟着一起读。同样,都是研究生教育,但硕士和博士教育之间的目的就存在很大的差别。硕士教育可以认为是一种继续教育,同时也是一个职业教育,换句话说,就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某一个领域的专业工作人员,无论是金融、计算机还是医疗服务。例如,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平克汉姆(Pinkham)教授的院长致词就清晰地阐明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目的的不同。对于硕士教育的目的包括,学生为了将来从事某些职业或者申请博士学习作准备,或者为某些已经具备工作经验和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补充的知识和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尽管也会考虑涉及学术研究领域之外的就业机会,但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各个研究领域培养一定数量的从事学术研究的高等教育人才。

    教育目的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教育方式的不同。从学制上,硕士教育一般是2年,但是也有1年或者1年半的硕士教育。在这1—2年硕士教育当中,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会算做一定的学分。例如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硕士项目,学制是1年半,从第一年的暑假开始,到第二年的春季学期结束,一共三个学期,选修四十多个学分,大约就是十几门课程。几乎每一个学生入学后不久就要开始写简历,查找实习的机会,之后就是一轮轮的面试,最终拿到暑假实习生的机会。利用实习的机会一方面学习很多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争取拿到工作的机会。可以这么说,这个专业的硕士学生从选择申请这个项目的时候,就决定了自己将来的职业道路,同时也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时间安排。与硕士教育相比,博士教育周期比较长,一般是5—7年,这里所说的是博士教育是哲学博士(PhD)的教育,一些专业博士的学制有所不同。医学博士和牙医博士是4年,而法学博士是3年,这些专业博士的教育方面更加专注于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我接下来所讨论的博士教育主要是哲学博士的教育,为了简单明了,在本文不再单独指出是哲学博士教育,而统称为博士生教育。美国博士教育的课程一般要比硕士生少,并且也更加灵活。在必修课之外,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权去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且课程的内容也更加贴近研究领域。例如,生物统计系的博士研究生学习更多的是如何研究一个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理论基础。但是生物统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侧重的是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学习如何分析数据,为将来工作分析大量数据作准备。因此,生物统计专业的博士生除了和硕士生选择同样的生物药厂做数据分析外,还有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留在高校继续从事研究以及教学工作。


    由于教育的目的不同,学生更加思考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也就更加慎重地选择博士或者硕士教育。与公立大学不同,对于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私立学校,美国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学费是同样的,所以对于所有硕士生来说,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整体大约是4万~5万美金。并且由于学制与教育目的的差异,只有很少的硕士生可以拿到奖学金,因此这些费用就要由个人或者家庭承担。博士生一般都会拿到奖学金或者系里、院里提供包括助教、助研等各种经济资助,但是要花费5—7年时间,所以在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的选择性更加明显。相对于美国选择研究生教育,国内的很多学生某种程度上显得有些盲目。据我了解,国内近年来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研究生教育逐年扩招,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社会问题,将一批面临就业的学生留在了学校,继续接受教育,暂时可以不用考虑就业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很多国内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资源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增加,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存在下降的问题,毕业的研究生越来越多,但是质量越来越参差不齐。从某种角度来讲,国内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定位本身存在很多不很清晰的地方,以及巨大的就业压力,也就造成一部分学生所作的判断和选择不是非常的理性和客观。 
    2. 培养科研独立性

    在美国,多数导师对学生都采取“放养”式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要有自己进行科研的能力,老师只是指导,给出大方向,学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当然,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培养过程。我们中国学生一开始不太适应这种方式,因为这和我们以前的教育方式太不一样。但一旦能通过这种训练,你就基本上蜕变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人员了。我的一个同学介绍,她每个星期都要跟导师汇报科研工作的进展。即使上个星期的实验没有成功,没有什么结果可以汇报,导师也要你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解决问题的想法。这样下来,每个星期都不可能偷懒,因为要保证每个星期都有可汇报的内容。在遇到导师也不能解答的难题时,还要跟其他的合作者联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她的导师最多同时带4个学生,大多数情况都保持在两到三个。这样一个星期内,每个学生一天排好队向导师汇报,一个都不能少的。相比起来,国内的很多导师都是梯队式教育,听说一个导师带二十几个学生是经常的事情。这样导师根本没有时间关心学生的工作进展,更不用说对每个学生的研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了,大多是采取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的形式。课题上遇到了问题,导师也没有办法给予有效的指导。虽然美国的导师在工作进程上面要求很严格,但是在学术思维上却很“放手”。他们不会替你想课题,也不会像很多国内的老师那样干脆把课题给你分配好。她的导师曾经对她说: “如果为了轻松,我完全可以把你交给我手下的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让你跟着他们做课题。但是这样对培养你独立的科学思维一点好处都没有,我希望你能自己开创一个新的课题。”这样为了能有一个自己的课题,就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很多相关领域的人士交谈,并不断思考总结以前实验的结果。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把它整理成型提出来假想后,导师就会尽心尽力地帮你论证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并且调动一些可能的人力资源帮助推进你的课题进展。在导师这样的严厉与放手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下培养出来的博士生,才能是一个真正具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注重交流和团队合作的科研人才。

    3. 博士生教育的系统性


    我觉得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很值得学习。首先,每个学生都有一个5或6人的学术委员会,学生要每半年向他们汇报一次进展,学术委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因此,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会有来自多方面的指导,而不只是局限在自己导师的意见里。其次,在博士学习的整个阶段,要有很多次的公开讲座来介绍自己的工作,系里的其他教授和同学都会参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除了学校内部的交流,院系也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这样不但可以在广大的同行和前辈面前报告自己的科研成果,还可以听取别人的研究。更多的交流就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也可以开拓思路,同时也创造出来一些合作的机会,使得各个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学生不仅需要会做研究,还需要在学术场合做报告。基本上要做到能做会讲。

    社会活动和实践看似与目前专业学习、科研工作无关,但在我看来,这些活动是美国教育重要的延伸。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某些时候,将对我们个人事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些在课堂学习中不能充分培养的能力,在社会活动中得到锻炼。
    作为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副主席,我负责组织了一系列大型活动。我们的中国学生联谊会是一个自发的学生组织,其活动主要是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学生学者服务,同时也和其他中国留学生社团以及华人社区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活动的范围已延伸到纽约甚至新泽西、威斯康星州等地区。我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和美国各个高校的学生社团以及学校各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进一步接触和交流。在与一些大学的招生录取办公室、国际学生办公室,以及研究生院的人员交流中,他们对中国留学生总体的印象是很聪明,也很勤奋,通常在学术上会取得非常优异的成果。但是与美国学生相比较,或者与其他欧美国家的学生相比,中国留学生有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是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方面。哥大校长伯林格(Bollinger)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中国学生很努力,并且用了两个非常来形容中国学生的聪明。但是同时他也认为,与中国同学相比较,美国学生对目前现有的规则和学习内容更加抱着质疑的态度,并且容易对一些传统的观点提出自己挑战性的想法。他强调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就是鼓励每一个学生独立地思考,与教授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尽管目前中国留学生在哥大整体学生的比例中只有4%,来自亚洲的留学生占整体留学生的比例是36%,国际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例是18%,他个人也在努力提高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国际学生的比例,促使哥伦比亚大学更加多元化,更加国际化。

    我在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服务多年,也深深地感受到这方面的差异,在国外大学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和国内大学的学生会有着很多的区别。在美国大学,尤其是像哥伦比亚大学这样有活力的学校里面有非常多的学生组织。尽管我们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在哥伦比亚大学是个有几千人的社团,但并不像国内的学生会那样有着管理同学的权利。我们的组织是自发性质的,是单纯地给大家服务,给同学们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我们组织的活动,完全不同于国内大学的学生会、研究生会,不能要求任何同学必须来参加,因为大家并不依赖于这个组织,也没有任何义务来支持我们的活动。在没有特别约束力的时候,我们的活动只有做到非常有吸引力,对同学现在的生活、将来的事业发展等方面有所帮助,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们要像其他每一个学校组织一样,每年去申请学校的财政资助,以及校外的资助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没有这些支持,我们几乎无法完成任何事情。在与无数的由美国学生组织的学生会的竞争中,我们每年都必须给管理学生社团的校方拿出事实,来证明我们的组织是一个服务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广大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的,同时也扩大了哥伦比亚大学在不同社区、不同国家范围内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申请到学校的资助,用来支持我们组织的正常运转。

    社会实践作为美国教育、尤其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主要在以下几个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第一,提高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


    这里所说的领导的概念不是享有某些特殊的权利,而是从整体层面统筹计划,对项目从大局上把握,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在国内,从小学、中学以至于到大学的教育,我们更加习惯于低调做事的方式,总是勤勤恳恳地完成老师或领导交给的工作。但是美国同学在这方面就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团队中承担领导责任。即使完全从事科研事业,这个能力也制约着个人发展的空间。一个小小的实验室,也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而导师就是这个实验室的领导,他们要把握整体的发展,协调各方面关系,应对各种突发的事情。我们在美国经常会看到一个现象: 一个博士作为学生学习,以及博士后工作的时候,都可以做得非常优秀,但是当做为一个导师,负责一个实验室,尽管只是几个人规模的一个实验室,就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组织者不单要有对科研方向的把握能力,更要有组织学生和学者的工作、协调各个方面的能力,这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将才和帅才的区别。从将才到帅才的转变,就需要有比较好的领导能力。这个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 虽然人的本身性格差别很大,但是通过很多实践,从很多学习中可以慢慢地磨炼出来。从这点看,美国的教育的确有着优势。 
    第二,增强表达和交流能力。

    从我们选择出国留学,就要求我们必须和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交流,要求把我们的观点、想法,准确地传递给对方,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这点也是美国大学课堂教育的一个延续。不可否认,在语言方面,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在交流上存在很大的障碍;而且由于我们以往教育的影响,也很容易造成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博士生,在美国更多的是关注技术工作,忽视或者放弃了一些需要与人交流的机会。我的很多同学经常闷头在实验室做试验,非常用功,科研工作做得也非常好,但是当他们走出实验室的时候,发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适应与交流有许多问题。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令我们的交流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应嘉博士认为在美国学习的最大感受、也是收益最多的一点是这里的presentation training,翻译过来就是表达训练。从入学的第一门课开始,我所有上过的课程都会安排时间给学生做presentation。主要内容是讨论和课程相关的文章,由学生来讲解文章的内容,借助powerpoint来展示文章的图示,分析数据,归纳论点。除此以外,系里面还有每周一次的journal club,实验室里也经常由大家轮流讲解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这样算下来,每个学期都至少有三次机会当众做presentation。高年级以后,每年都有一两次和导师出去开会的机会,每次都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课题,或是以大会报告或是以poster的形式,那更是对presentations技巧最好的训练。相比之下,她在国内念了五年医学院,除了毕业课题答辩的时候做过presentation,其他时候根本没有机会“张嘴”。很多在美国待了些日子的中国人都有这样一个的观点: 老美最会说,有一说十。而我自己却认为“能说会道”恰恰是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存的基本之道。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信息不断涌现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清晰地突出重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恰恰是使自己在众多繁杂的信息中脱颖而出的最直接最简捷的办法。科学研究看起来大多数时间是在想和做,人们往往就会忽略了表达的重要性,觉得只要我做出结果不就好了吗,酒香不怕巷子深么。但是正是因为科学研究本身的深奥难懂,反而凸显表达技巧的重要性。将艰深的科学现象串着一个有因有果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科研工作者本身清晰的思路和过人的洞察力,而且对不同方向的科学家之间交流合作也提供了便利。系里面每个星期都会举办seminar,请外校的科学家来介绍自己的工作。好的seminar会使下边的听众听得很兴奋,每每在结束之后,会有很多人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交流很快就可以发展成有潜力的合作。讲得不好的seminar,大家都在下面无精打采,恹恹欲睡,甚至早早退场。有的人会说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怎么能像老美说得那样好。其实不然,一个好的表达通常需要强烈的逻辑性,由浅入深的条理性,外加一点幽默感。即使对于美国学生,逻辑性和条理性也完全是训练出来的。当然他们的训练要早于我们很久。我的导师是心脏科的大夫,经过最严格的表达训练,每年专业会议的大会发言和受邀请的seminar没有20次也有15次。即使这样,在每次做presentation前,他都要私下准备很久。我从博士的资格考试开始,一直到最后的博士答辩都在他严格的监督下练习presentation skill。训练的重点是是逻辑性和条理性。从大量的背景资料中找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寻找合适的方法和模型,用确凿有力的实验结果验证自己的想法,得到合理的结论,同时还要应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这些已经不仅仅是对自己表达技巧的训练,而且对自己的科研思维也是一个挑战。Presentation skill看起来说的是技巧,但实际上是对思维更重要的训练。这也是为什么学校里的presentation skill是从讲解别人的文章开始了,通过讲解别人的文章,领会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的科研中,再从自己的实验工作中不断归纳总结,梳理脉络,最后养成一个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一个严谨的科学思维。


    记得我访问哥大一个系主任的时候,他对我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众多来应聘一个教授位置的应聘者中,决定50%的被淘汰者不是在学术报告的时候,而是在面试后与系主任和其他教授吃饭的时候。这个未免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我更加意识到,一个学校、一个系不但要考虑这些面试者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还要考察这个人的交流能力,能否与系里其他教授融洽相处,能否和学生很好地交流。以前曾有一个日本博士生,他在非常权威的杂志发表了非常多的专业文章,但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博士毕业生,面试了多个学校,都没有得到一个工作的机会,原因是他一直习惯于一个人完成工作,很少与周围的同学以及研究人员交流,就是这点不足恰恰是制约他将来发展的一个因素。
    “9-11”事件对留学生的影响

    中国留学生一直是美国各个大学、研究生机构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但是“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留美中国学生。我个人感觉,美国大学始终对中国学生是非常欢迎的,但是由于当时美国政策的转变,很多中国学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都由于签证等原因最终没有能够来到美国接受教育。也就在2001年后,包括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在内的许多学校中国留学生数量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美国大学的竞争力。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伯林格校长语出惊人: “美国的学校正在流失大量潜在的世界最聪明的学生。”伯林格校长透露,当年公布的一份年报说,向美国申请留学的国际学生的人数比上年下降了47%,而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国际学生的比例正在大幅度提升。他认为,导致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签证难和学费高,他甚至还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中国留学生回国奔丧,当他想重返美国的时候,却迟迟拿不到赴美签证,在经过了长达11个月的等待后,才重新拿到签证返回美国继续学业。在会上,他呼吁美国政府必须解决签证难和提供财务支持的问题,放眼于世界,竞争最优秀的学生。我的一个朋友,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回国探亲,之后接受了将近半年的背景调查,才再次得到签证,但是由于签证导致时间的耽搁,原先实验室的导师因为耽搁科研课题进度,将她从实验室开除,严重影响了这个同学的学业。庆幸的是由于系里另外一个新的教授正好招收学生,所以她可以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学校和教授本身还是非常欢迎中国留学生的,但是当时由于担心签证的问题,对于中国学生拿到offer之后能否顺利拿到签证,存在疑虑,也就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中国留学生的offer。近些年由于美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这个现状,对赴美留学生的政策逐步放宽,签证的困难也逐步得到解决。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感受,一个美国在读博士生对于美国博士生教育的一点感受。我只是成千上万留学生中的一员,我们的背景和环境都有很大的不同,我的感受和认识,自然带有很强的个人特点,由于个人的阅历以及理解程度的局限性,很难完整地表达出所有同学对于美国博士生教育的感受,故本文存在的片面之处,请读者见谅。

    作者简介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