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内英语学习标准向实用转变 留学生需提高口语能力)
陈绎因从15岁起就在美国读书,也曾遇到过很多口语问题。通过努力,如今的她能像当地学生一样在课堂报告中侃侃而谈。图为她在毕业典礼当天。也是在同一天,她决定学成回国,在国内一家企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国内的英语学习标准,已由应试向实用转变
学子提高口语能力要加油
揣着录取通知书、抵达留学目的地后,一些学子立马会遇到“口语问题”,就是不能流利地使用外语。据相关研究显示,口语部分仍是中国学生在外语考试中的弱项。很多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虽然达到了海外学校的录取线,但口语能力仍有欠缺。
近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正式开始实施,其更注重考查学子在“说”和“译”方面的能力。
学习初期:
听不懂、出错是正常现象
詹飞菲认为,语言障碍是所有留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学习语言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多说多练。她建议学子应走出课本和考试,多跟周围人交流,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是如何使用的。图为今年4月,她在希腊圣托里尼旅游。
学子在刚到国外时,普遍面临的语言问题就是“听不懂”当地人说话。对此,很多学子会产生疑问,“他们说的怎么跟我在课堂上学的不一样”?“为什么他说的单词我全都听见了,但就是不懂什么意思呢”?
“一开始我也存在听不懂当地人说话的问题。”梁韵笛就读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她说,“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在点餐的时候,菜单上有很多陌生的食物单词,有时候还会出现西班牙语等其他语言,所以不能完全看懂很正常,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另外,美国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口音,许多人说话并不是标准的英音或美音。与他们交谈时,听着带口音的英语,再加上心里紧张,也会存在听错甚至听不懂的问题。我之前在实习时,就把‘安全密码’听成了‘护照号码’。当时对方语速很快,我一紧张就发生了这样的‘低级错误’。”
詹飞菲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她结合自身经历说:“语言障碍是所有留学生都或多或少会遇到的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在英语环境中生活久了,一般都能缓解。我认为‘听不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当地人说话语速较快,好几个单词连读起来很难听清;二是语音语调也会有差别,人在讲话时会带入自己的情感,有时跟教学录音播放的内容有很大区别;三是初到海外,对当地文化不够了解,对生活中常用的语句不熟悉,所以导致反应时间过长,难以理解谈话内容。”
学习中:课本之余
要额外补充口语练习
陈绎因从高中起就在美国读书,现在就读于美国东北大学。“我15岁就来美国读书了。”她说,“课本上学习的内容更强调语法和单词,生活化的口语内容偏少。语言的学习需要融入相应的语言环境,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很多学子觉得课本所学内容有限。语言是有生命的,会随着时间不断更新和发展,而课本在更新方面往往是滞后的。詹飞菲说:“语言的实际应用是很灵活的,会有更多变化。但课本内容为了便于理解,通常会将其模式固定化。比如,生活中交流时,一个词可能有很多种用法,但课本一般只会给出较常用的一种或几种。另外,时下的流行词或当地的俚语,课本中几乎很少涉及。”
因此,学子在学习口语时不能局限于课本,还应该在课本之外做拓展练习。梁韵笛说:“我建议多练听力,毕竟能开口说的前提是能听懂。国外的电视剧、综艺节目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提供贴近国外真实生活的语言环境,辅助学子适应国外的语音语调。真正的实际应用还是要深入各个生活场景。学子可以多观察当地人如何聊天、如何寻找话题,以此帮助自己提高口语能力。”
毕业时:真正做到
国内国外交流没有障碍
按理说在国外学习结束时,应该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口语交流了。
但是,很多学子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回国后,口语能力却并没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