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人们判断其国际化水平最直观的指标,似乎就是校园中行走着多少来自异国的留学生。而在这方面,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成绩”是相当不错的。
“我国留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较快。”闫月勤表示,目前我国招收的在华留学生人数已经达到60万左右,我国也成为了亚洲国家中最大的留学生基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高校留学生的比例与国外、境外高校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更重要的是,我国高校还面临着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的难题,特别是如何吸引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学生来华留学,这对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非常重要。”
“强者恒强”利弊如何
那么,这份具有“独特意义”的榜单,为我们揭示了什么样的内容呢?
此后的6年间,西南交大高教所每年都会发布当年的排行榜,而徐飞也无一例外地会出现在发布会的现场,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不久前,2018年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URI-2018)发布会如期召开时,徐飞再次出现在了媒体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榜单中,排名前20位的大学全部是原“985工程”大学。排名前30名以内的高校中,2013年有7所是原“211工程”大学。然而自2014年起,每年只有四五所原“211工程”大学能进入前30位。2018年,全国只有两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大致相当于原“211工程”大学)进入了榜单的前30位。
除总体排名外,工科类大学在教师、教学、科研、国际显示度等各类一级指标中都表现最好。以科研国际化为例,榜单的前20名高校中,有14所为工科强势学科高校。即使在工科为主的大学似乎“不擅长”的文化交流中,表现也仅次于语言师范类大学。
对此,闫月勤表示,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特别是在我国成功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广大工科优势高校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主力军,成为了我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力量。
“多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在我国一流大学行列中,传统以工科为强势学科的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大学国际化发展中表现突出,排名靓丽。”闫月勤表示,一个明显的实例便是,自排行榜发布的6年来,工科大学有4年都排名第一。其中,清华大学已经有3年都独占鳌头。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但背后却需要我们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徐飞表示,当下我国的工科,以及工科背后所支持的工程建设,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人们认知的三大领域——科学、技术和自然中,全世界最被认同的两本学术期刊,分别是美国的《科学》以及英国的《自然》。在工程科技领域,却缺乏一本可以和前两者相提并论的权威期刊。
6年前的2013年,徐飞刚刚就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是时,该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闫月勤正在领导团队,编制我国首份大学国际化排行榜(以下简称“排行榜”)。当榜单编订完成,闫月勤邀请徐飞出席发布会时,徐飞一口答应。
“留学中国”有何短板
据闫月勤介绍,2018年的排行榜将研究样本定为“双一流”建设相关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3所自愿参加高校,共139所高校。排行榜按照不同领域,分为“总排名”“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名”“学生国际化排名”“科研国际化排名”等四项排名。在总排名中,清华大学时隔四年重回榜首,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继续保持第二、三名。
“依据2018年数据统计发现,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呈现如下现状与特点:基本规律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好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东部发达地区大学好于其他地区大学;位于北京、上海、广州市大学好于其他城市大学;工科优势学科大学整体好于其他学科类型的大学。”在发布会上,闫月勤如此表示。
“我们的某些教学设施也不能支撑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闫月勤说,比如在教学上普遍使用的网络选课系统,就很少有国内高校会设置外文版的选课系统,这就很不方便留学生选课。此外,我国外文网站建设的水平也比较低,数量更是比较少。“留学生在决定要不要来华留学之前,肯定要先看网站,对比学科优势和访学条件,如果我们外文网站很多不能达到基本的要求,国际学生学者没有便捷的了解中国大学的窗口,也将会影响国际学生选择中国大学。”闫月勤说。
“前几年,全球化在国际范围内可谓‘风生水起’,然而现在,全球却是关门主义、保守主义、孤立主义大行其道。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排行榜已经有了一份独特的意义。”徐飞说,因为他们知道,尽管目前全球化受到一定挫折,但天下大势浩浩荡荡,这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只不过这份并不算很厚实的榜单,在徐飞的眼中有些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