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全球经济竞争和科技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全面了解我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现状,加快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进度, 2018年7月~8月,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对全国高等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体系、实验环境、实训效果、人才输送、就业状况、薪资水平、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全面摸底、抽样调研,并最终以“排行榜”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调研结果,以此服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引领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方向发展。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成立,是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事业的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社会组织。联盟工作接受国家网信办、工信部等国家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对外开放,欢迎全国高校及企业加盟。加盟微信+13651193492。
本次调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全国135所已经办学、正在办学人工智能方向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进行全面调研,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资料及问卷反馈,将当前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分为五档:5★、4★、3★、2★、1★。
“5★”表示人工智能方向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从排名情况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别排在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北京大学2003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8年通过增列智能科学与技术硕士、博士点,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当年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目前,智能科学系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博导18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副教授和硕导10名,主要从事智能感知、机器学习、数据智能分析与智能计算、智能机器人等方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侧重于理论、方法以及重大领域应用上。目前已培养智能科学方向本科生500多名,研究生上千名,在智能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丰富成果;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于2018年6月28日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担任研究院院长、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对于清华大学来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优势学科,以未来人工智能的原创性基础理论为发力点,力求在探究智能本质的基础上,产生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健技术上的颠覆性创新成果;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于2017年5月28日成立,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下设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基础、脑认知与智能医学、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等6个教研室,拥有91位岗位教师,其中包括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培养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本科生的“摇篮”。“5★”高校一共30所,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