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是我很小时候就知道的一所非常有特点的学校,只是一直不知道“暨南”二字含义。于暨南大学建校112周年前夕,拜访宋献中校长,才得知“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即面向南洋传播中华文化。
1906年暨南大学创办于南京,初始叫暨南学堂,目的就是为海外华侨子女提供中文与中国文化教育,这一办学定位保留至今。暨南大学也是命运多舛,先后搬迁至上海、福建建阳、广州,中间因故多次关闭撤销,1949年并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短暂撤销,1958年在广州重建,1970年再次停办,直到1978年在原址再次复办。早期暨南大学基本都是海外侨眷子女,现在则有较大变化,但仍然保留了1/3在校生是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的传统。
宋校长很骄傲地介绍到,澳门大部分的医生都是暨南大学毕业生。在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暨南大学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肩负着新的使命,有着特殊的价值与意义。暨南大学不仅是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而且还是最早成立董事会,并作为重要运营基础的一所学校,这在中国高校中也是很少有的。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
将优秀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是暨南大学的历史使命,也是真正特色所在
陈志文:您从求学到工作,先后经历了三所院校,如何评价这三所学校?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
宋献中:我本科就读于湖南财经学院,现已并入到湖南大学,学校虽然小,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在整个金融领域当中,特别是78、79、80年入学的学生,很多都是当前金融领域的佼佼者。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教育不在于大,而在于精,不在于片面追求规模,而在于提高质量。
湖南财经学院1979年恢复以后,我是第一届本科生,当时百废待兴,经济领域有非常多的东西需要探索,而学校给予了我们这些学生一个真正面对未来、发挥自身价值的机会。很多老师也是从“文化大革命”下放后抽调回来的,他们为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对教学的投入、对学生的关怀,体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西南财经大学是我读硕士和博士的学校,本科是基础性教育,硕士和博士主要是学术研究。在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形成了我几十年来长期从事的研究领域。社会责任会计、资本运营与财务管理,这两块都是我从硕博士期间一直坚持到现在的。所以,西南财大奠定了我从事科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1992年我来到暨南大学,五洲文化汇聚于此,这是其他学校无法复制的一种文化,学校的包容性很强,有利于学术研究和科学创造。
陈志文:今年是暨南大学建校112周年暨在广州重建60周年复办40周年,学校三落三起、五度播迁,却始终弦歌不辍、英才辈出。作为百年名校,暨南大学在办校与文化传承上有何特色?
宋献中:是的,暨南大学三落三起、五度播迁,1906年清政府为“宏教泽而系侨情”设学于六朝古都南京,中国第一所国立华侨学府——“暨南学堂”由此诞生。其中,“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播于五洲四海。因此,“暨南”二字的来历很有讲究。
1949年院系调整,暨南大学的、法、商3学院并入复旦大学,理学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地理系并入南京大学(前身为中央大学),人类学系并入浙江大学,因此很多教师、仪器资料、文卷档案等都到了这些学校。直到1958年,在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的大力扶持下,暨南大学得以在广州重建。陶铸担任了重建后的第一任校长。1970年,暨大因“文革”再次停办。1978年,在习仲勋等老一辈的关怀下,暨南大学再度复办,成立了文、理、经、医4个学院。
暨南大学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
第一,从大学治理上来讲,暨南大学是最早设立董事会的高校之一;
第二,暨南大学为港澳台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数量居全国高校之冠。目前在香港的校友有六万多人,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为香港的回归和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澳门校友有两万多, 其中澳门医疗界75%的人才是从暨南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公务员队伍、新闻队伍也都超过了30%,台湾校友有三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