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水课”,回归大学之本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水课”现象由来已久,令人深思。
所谓“水课”,主要有两类:一类为那些缺乏实际价值、课堂管理松、课程绩点高,利于学生顺利获取学分但不利于就业的大学课程;还有一类是内容比较重要,但老师消极怠工,疲于教学,不认真备课,糊弄了事的课程。“水课”泛滥,或是因为新专业准入门槛低,为盲目迎合市场,高校急于设置新的热门专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成为“小白鼠”;或是因为缺乏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师职称考核指标中,论文数量和课题申请为先,教学反而退居其次,教师难免顾此失彼;或是因为教学方法陈旧,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理论体系,涉及枯燥基础理论,极少教师能做到深入浅出,学生不易接受。无论哪种原因,危害都不小,误人子弟。
大学是无数人心中的神圣殿堂。莘莘学子在这里明理解惑,挖掘潜力,成就自身价值,回报社会。要拥有这些,课程质量至关重要,教师须利用自身学术积累,给学生真知灼见,内化成有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营养不良的“水课”无疑是大学之害。
杜绝“水课”,需着手如下改革:减少缺乏实际价值的课程,精简必修和选修学分;精确设计通识课程体系,改变“文科”“理工科”传统分科模式,引入“文理科”“应用型学科”的新分类方式;教学质量纳入教师职称考评体系,比重不低于论文、课题等因素;加强教师学术素养,激励其追求“几个荒村野老素心人自在切磋”的学术境界;设立学生匿名打分机制,学生期中期末给老师评分,评分结果与教师工资绩效挂钩。若如此举措,“水课”有望销声匿迹,退出教育舞台。 梁剑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