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中国教育报 李澈
“大学教育基金会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既是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进行‘双一流’建设的平台,又是政府、社会、学校共建机制的催化剂。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应自觉地将自身发展融入‘双一流’建设进程,依托学校资源、立足国情实现创新驱动,更好地服务于‘双一流’建设。”近日,《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报告(2018)》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该校副校长、基金会秘书长杜鹏表示,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教育基金会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如何实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及其教育基金会必须直面的问题。
《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报告(2018)》聚焦于此,以宏观的数据分析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梳理大学教育基金会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在回顾和反思中勾勒其今后的发展路径。
近九成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立大学教育基金会
1994年4月,国内第一家大学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在民政部注册成立,此后大学教育基金会蓬勃发展。现如今,高校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化,办学经费来源也越发多样化,大学教育基金会已成为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6日,成建制的全国高校基金会已达527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仅国防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尚未成立大学教育基金会,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仅西北大学等11所高校尚未成立。在地域分布上,除西藏自治区外,我国内地其他省份均有大学教育基金会组织,其中,江苏、浙江、广东、北京等省份数量较多。
大学教育基金会最初散见于我国几所顶尖大学,而现在已成为大学治理体系的标准配置,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如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完成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普及与推广?
报告分析指出,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的初衷是以独特形式帮助大学解决特定问题,特别是财物供给的问题。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从产生到发展,都具有极强的依附性,与高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总报告撰稿人、华北电力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杨维东认为,大学教育基金会首先解决了外来教育捐赠接收渠道的问题,使这部分捐赠能够独立运用到高校建设当中;其次,这一组织形式能够解决社会资金捐赠的免税问题;再其次,中央财政及省市财政对高等学校捐赠收入配比的政策鼓励了教育基金会的热情,加快了其成立的步伐。基于以上原因,高校教育基金会规模不断壮大。
报告显示,基于中国社会组织网的数据统计,接近90%的大学(学院)教育基金会发起单位是普通本科公办院校,6.78%的大学(学院)教育基金会由民办本科学校发起,余下部分大学(学院)教育基金会由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及高职院校发起。
在组织结构上,大多数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在15人以下,其中11至15人的理事会构成最多。理事长40%由现任正职校领导(一般是党委书记)担任,27%由副校长等副职校领导担任,此外还有21%的基金会理事长由卸任校领导担任。在人员数量方面,有超过一半的大学教育基金会工作人员数量在1至5人,20人以上的仅有7家。
报告通过梳理413家大学教育基金会2012年至2015年的财务状况,发现其捐赠收入处于一种相对温和的波动状态,整体上捐赠收入总量为60亿元至70亿元规模。捐赠收入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部分高校集中校庆和经济下行等。
与捐赠收入波动情况不同,2012年至2015年,413家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净资产翻了一番,达到300亿元量级,发展趋势不容小觑。从规模分布来看,40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育基金会净资产规模差异较大,净资产10亿元以上的较少,大部分学校教育基金会净资产在1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马太效应日益显现。
就捐赠支出趋势而言,除2014年有小幅波动,捐赠支出始终维持在40亿元规模上下,相对稳定,但从捐赠支出在高校总支出中的占比情况来看,这一比例依然偏低。报告指出,大学教育基金支出占学校总支出的比例,反映了基金会在学校财务体系当中的分量和贡献,也是大学多渠道筹资的能力证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筹资任重道远。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大学教育基金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