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开始,教育部扬起了教育综合改革的大旗。
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由高考、中考作为指挥棒,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和选拔模式进行改革。
其中有一点非常明确,在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和中考改革方案中均明确——减少对于特长生的加分项目。尤其是在高考阶段,原本985、211大学对于具有特长学生的自主招生名额大幅缩减。
很多家长不明白,既然特长生不加分了,也不能在进入大学校门尝到甜头,那么孩子还辛辛苦苦学特长干嘛?
更细心的家长或者教育内部人士就会明白,在上海今年开始试点的新高考模式中,虽然特长生加分取消了,但在高考录取阶段,除了高考分数,还有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环节。这一环节中,孩子的音乐、体育、科技等种种素养都不可或缺。
于是,现在的家长和孩子所面对的情况就是——特长不能缺少,但是,特长不能加分了。
1
教育部取消54.55%的高考加分项目
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三个重磅文件,其中明确:高考加分项目历史上最大幅度缩减。具体包括:
一、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二、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三、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四、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五、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以上加分占历年高考加分项目的54.55%。
2
新高考给特长生留下的直通通道少了,要求却不少
与这些取消加分项目相对应的,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全国90所试点高校都必须按规定将自主招生的名额控制在统招人数的5%以内。这项政策的出台导致自主招生的大变脸,三大联盟全部解散,也同时使得全国90所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名额的大幅度减少。
这里可以给大家两个具体参考的案例:
按照老高考模式,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二等奖以上者,就有机会获得大学保送资格;而按照现在的变化,只有在奥数比赛中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才有资格获得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想想这难度提高了不是一点点。要知道即便是获得国家级别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学生,也未必进得去国家集训队;
去年,上海交大附中毕业生姚悦获得了2014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计算机科学类别同类最佳奖、计算机科学类别一等奖,欧盟青年科学家竞赛参赛资格。这一比赛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之美誉,姚悦是中国青少年在此项比赛中获得最高级别奖项的学生。临近毕业时,姚悦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要求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以上。都没有直接获得保送资格。而戏剧化的是,姚悦的高考成绩仅与重点线相差一分落榜,却被美国大学无条件录取。
众所周知,2017年,上海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将启动3+3的新高考模式。对于特长生相关的变化有两个重要方面:
高校自主招生必须在高考统考之后,简单地说就是:先拼高考成绩,再看其他综合素质和特长。而放在过去,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自主招生考试均设置在高考之前,通过自招考试的学生,只要在高考中取得重点分数线以上的成绩就能入读这些名牌大学,并且,过去复旦和交大自招比例都不低于50%。
新的高考模式中要求,除了学业水平考试和等级考试成绩外,大学对于学生的录取还有一项“参考”,那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具体的内容都包含哪些方面,在高考录取中占据多大的分数比重?这些都由具体高考给出各自的录取明细。但明眼人都知道,在高考分数之下,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具备特长的学生,自然是会在面试中脱颖而出者。
说到这里,似乎很多家长都会疑惑,所谓特长生,究竟还有多大的作用?
3
教育部中考新政也取消了特长生加分
教育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特点。既然高考都改革了,自然而然地,中考配套改革方案也会将取消特长生加分的政策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