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喜欢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到公园里看书。
6月7日,约933万名中国考生在各地的7000多个考点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为了心中的梦想,有一群特殊的追梦人,他们从容面对不言弃。
一个人的考场
6月7日是2011年
高考的第一天,在辽宁省大连中山区民生小学考点,有一个只有一名考生的
考场,这是为患病考生李世强单独设立的。2008年2月,还在读初中的李世强被确诊为“脊髓星形细胞瘤”,因病情严重,无法行走,只能坐着轮椅求学,他凭借着顽强毅力完成了中学学业。李世强的坚强和乐观感动了许多人,3年来,30多位爱心司机自愿轮流接送他上下学,风雨无阻。如今,在自己的努力和好心人的帮助下,李世强得以顺利参加
高考,追逐自己的理想。
15次高考“最牛高考钉子户”
6月7日,成都,“专职”考生“兼职”生意人44岁的梁实又要上考场了。这是他第15次参加高考。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甚至说他是“现代范进”。俗话说,凡事重复的次数多了,或许会消磨了激情、或许最终厌倦。从自己还是青春少年考试考到和儿子同时步入考场,梁实为何要独树一帜、一意孤行呢?
“我在反复添柴,烧一壶很久不开的水。”梁实的回答和他的名字一样,实在。
梁实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考梦就好像烙印一样打在我们这代人的身上,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能理解。既然就业是为了挣到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在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我和范进没有可比性,我只是想完成一个人的梦想。”
“血癌”女生不畏病魔逐梦高考
19岁的邵光裕是江苏省盱眙中学高三(6)班学生。在6岁时,她患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的一种)。13年来,她从不向病魔屈服,一边学习,一边接受治疗。今年高考前,敏感的邵光裕知道自己的病情到了晚期,生命危在旦夕,但她还是坚持参加高考。她说,这是对下岗母亲多年照顾的感谢,是对父亲邵志荣在温州打工12年为她治病的回报,也是自己寒窗苦读12年的一个梦想。体弱瘦小的姐姐邵慧敏得知社会各界正在为邵光裕募捐手术费,已向学校提交休假申请,高考结束后将为妹妹邵光裕提供骨髓移植。
耄耋老人为求大学文凭赴考11载
面容呆滞、步履蹒跚,今年已82岁高龄的汪侠老人在民警的搀扶下走进南京中华中学高考考场。汪侠老人说:“语文、外语都没啥问题,关键是数学不行。现在的数学教材和我们那会的完全不一样。”今年已是汪侠第11次参加高考。
早在2001年,汪侠以当年“中国年纪最长考生”的身份,闻名于全中国。这一年,他考了160多分,与他梦想中的南京医
科大学录取标准相差甚远。
2002年,他曾被南京医
科大学破格录取,成为该校旁听生。在南医大的49门功课基本上都通过了,很多学科成绩不比年轻人差,可是因为没有学籍,老人依然没能拿到毕业文凭。对此,老人觉得很失落。
拿到南医大文凭成了他参加高考的唯一动力源泉。11载高考路、过多的社会舆论和关注,让其家人的态度从支持转为不支持。“如果没考上,明年我还会继续参加高考。”老人说完便转身走进考场。
不参加高考的学生
在今年(2011年)的高考队伍中,有45个孩子十分特殊,他们是南方科技大学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他们在网上已经发出公开信拒绝参加高考。6月7日高考第一天,媒体记者多方了解到,在南科大有两个考场,开考15分钟之后,没有一个学生走进考场参加考试,所以这样两个考场也被迫取消,考试也自然没有进行。
今年3月,筹建4年仍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招生资格的南科大宣布“自授文凭”,并自主招收了45名学生入校学习。5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这意味着,已在南科大就读的45名学生必须回到高考制度规则下。
5月30日,一位网名为“南方科大私房博客”的博主在网上发表了一封题为《致所有关心南科大发展的人们》的公开信:“现在,我们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现在教育部提出我们必须要高考,回到高考的体制下去……教育部作出的这项决定,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是难以接受的。”
这封公开信,被外界解读为南科大学生拒绝参加高考的集体表态。“我写这封信的目的不是对抗,更不是反对高考制度,而是一种对话的姿态,是在恳求,希望教育部门能把改革的门缝开得大一点,给我们4年的时间,让我们用成绩来证明,看南科大在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上能不能取得突破。” (本报综合新华网、中新网、《中国青年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