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青 画
随着志愿填报进入尾声,围绕高考的喧嚣声本应渐渐减弱,然而,近日,一系列的加分事件又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今年,教育部收紧加
分政策,各地加分“瘦身”,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地加分乱象仍然频出,可见仅靠政策“瘦身”,难以遏制加分腐败。名目繁多的加分,因为加分制度设计不够严密,运行过程不够透明公开,已然异化。有考生感叹:尚未进考场就已输在开考前。人们期盼,归还高考以公平公正。
体育加分沦为腐败重灾区
今年辽宁全省有体优生1072人,其中,高考生仅1000多名的本溪市高级中学就有87人。这所“神校”最近在网络走红,引发舆论哗然。
“据说本溪高中奥甲班(实验班)有半数学生获得体育加分”,“我们都知道,本溪高中每天晚上11点半放学、体育课不上,怎么能有这么多二级运动员”……这所“神校”的“辉煌成绩”点燃了不少家长的怒火。
目前我国
高考加分政策可分为照顾性加分和鼓励性加分两大类。记者盘点多个省市的高招加分或降分录取政策发现,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对象着实不少:
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思想品德表现突出者、受政府表彰的优秀青年、学科竞赛优胜者、少数民族考生、退伍军人、港澳台学生、烈士子女……这其中,体育加分乱象频出,成为教育腐败的重灾区。
体育加分的初衷,是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选拔优秀体育人才。然而,在多年的具体实施中,却越来越走偏,不仅表现为一些学生出于功利性目的练体育,进入大学以后就抛之脑后难出体育成绩,与选拔体育人才的初衷相悖,更严重的是因为加分设计不够严密,缺乏有效监督,沦为金钱交易、弄虚作假的游戏场。
“我的长跑国家二级运动员证就是买来的,当时是通过学校的体育老师联系的,总共花了五万元。为了保证成绩不太难看,去济南测试前还吃了点兴奋剂。”北京一所高校读大三的山东籍学生对记者说。
“报名靠关系、测试靠裁判”,有人对体育加分如此总结道。每年春天各省市招生办都会组织申请加分的学生进行体育测试,但是一些测试往往形同虚设。体育加分名目繁多,不少赛事水分大,相对其它项目加分,暗箱操作更加容易。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曝出国家二级运动员证明码标价、卖体育加分等丑闻。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前几年获得体育加分的,以成绩一般的学生为主,为了补文化课短板,他们选择走
体育特长生这条路。近几年,多地重点高中的“学霸”,都手握体育加分,这为他们进清华北大等名校加了很重的砝码。
成为体育“神校”的,不仅有本溪高级中学一家,河南漯河市高级中学今年有74名学生获得高考体优加分,其中包括今年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占河南全省今年享受高考体优加分总人数的约10%。
“难道这些学习尖子都文武兼备?”有不少人质疑道。关于重点中学“盛产”高考体优生的质疑和追问,至今仍在不断发酵。
名目繁多,掺杂太多水分
据媒体报道,近日福建闽侯县上街镇很多农村考生和家长非常焦虑。因为,这些考生今年享受不到降20分录取的政策了,而在过去12年,因为这项优惠政策,许多考生上了大学。拿土地换
高考加分,这样的荒唐政策让人称奇。如果不是今年取消这一政策,导致考生和家长一片抱怨、反对之声,这种悄悄进行的加分恐怕不会有人注意。高考加分之名类繁多,各地操作之随意,从中可见一斑。
高考关乎一个人的前途,关乎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是社会公平的底线之策,然而,当前高考加分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已然影响了政策公平性导向,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绊脚石。
为了查看体育特长生信息,记者登录辽宁省招生考试服务中心官方网站“辽宁招生考试之窗”,发现其公示的“2014年体优和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合格人员名单”存在信息不全、严重“缩水”的问题。而教育部去年12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公示体优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类型考生的资格,“公示的考生资格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所参加的特殊类型招生测试项目等”。辽宁教委的这份公示,给公众的信息却极为有限,根本无从监督。辽宁的做法并非孤例,多个省市对特长生的公示信息敷衍了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缺乏专业规则、客观标准,运作过程由行政部门主导已成为高考加分屡遭质疑的重要原因。“按照现行制度,各地的各类高考加分均由相关行政部门负责,几乎所有加
分政策都存在模糊空间,容易滋生腐败。”
多名受访者认为,高考加分既要体现高考多样性选拔人才的初衷,又要体现教育公平,就需要挤掉过多的水分,否则高考所被赋予的公平期待还会被降低。
调整高考加分政策势在必行
今年全国各省区市大多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不少地区删减高考加分项目,或降低加分分值。其中,广东动作力度最大,加分人数仅为去年一成。其中,体育特长生加分是这次广东加分政策调整后唯一保留的竞赛类加分项目。
近日,教育部再度重申高考加分新政,并首次向社会公开政策“瘦身”效果:通过调整,全国奥赛科技类加分、体育特长生加分和地方性加分项目大幅减少;具有这三项加分资格的考生由往年的5万人减至3万人,减少40%。其他加分项目分值普遍由20分降至10分内。规范力度不可谓不大。
但是,从今年高考后多起加分事件来看,仅靠政策“瘦身”,还是难以遏制泛滥的加分。
7月2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4年中国高考新科状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29个省市共产生78名高考新科状元,加分状元超3成。最近6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最盛产“加分状元”,两校5成以上状元为“加分制造”。
加分权力在行政部门手中,高校没有多少话语权。不过,多所高校明显表现出对一些项目加分不欢迎的态度。去年6月,清华大学不承认四川“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一事就曾轰动一时。而香港中文大学在我国内地的提前批招生,就不认可高考加分。有高校教师呼吁,高校应该享有对各种加分说“不”的权利,扩大办学自主权,学校可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特点,对学生进行不同的个性化评价。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拥有多样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