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梁静吴錝)目前在读的初三毕业生,也就是2018年秋季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在2021年迎来改革后的首次新高考。
福建新高考不分文理,成绩由“3+3”组成,前一个“3”是必考的语数英三科,后一个“3”是考生从史地政物化生六科中自选三科,这是新高考最受瞩目的改革。应对新高考,各高中校的教学、管理模式都要面临变革,如何实行选课走班、怎样提前渗透生涯规划……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通通摆在中学面前。
不分文理有20种考试组合可选
福建新高考最大的突破和亮点,无疑是取消文理分科。
2021年起新高考不分文理,将有两部分变化,第一部分变化是必考语数英三科中的数学。目前文理分科的高考数学卷仍分为文科数学卷和理科数学卷,前者的难度一般低于后者,文理不分科之后,数学卷也不再有文理之分。
另一部分变化,便是选考的三科。考生需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没有文理之分。
换句话说,“6选3”,届时考生总共有20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可选。
选课走班学生照课表流动上课
20种组合,课表怎么排?师资够不够?场地怎么协调?教学评价如何进行?这一系列盘根错节的问题,全是各中学立马就要面对解决的难点。
应对“6选3”,目前厦门各高中的初步计划基本都是:采用选课走班制的模式进行。所谓“选课走班”,即没有固定的教室,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到不同的教室中流动上课。“6选3”将产生的20种组合,必然导致许多学生的课程表都不尽相同,厦门高中即将迎来的“选课走班”应该会是这样的画面:学生按照自己的课程表走进不同教室,听不同的老师讲课,下课后再对照课程表找到下一堂课的教室。
例如厦门一中,2018级高一新生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年主要还是以必修课程为主,他们的语数英将在自己的班级里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到了高二,厦门一中会为学生提供选课的走班时间,让不同的学生照着课表“流动”到不同班级上课。厦门一中副校长陈佩玲说,不只是选课走班,还有分层教学,越好的学校越要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所以新高考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对好学校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课标更新现有旧教材如何调整?
根据浙江、上海经验,选课走班的具体实行时间,有的学校是在高一下学期,有的是在高二上学期,有的地方甚至到高二下才进行。因此,目前厦门也有许多学校无法确定,究竟2018级新高一具体要什么时候开始“走班”。
厦门双十中学教务处主任李海北认为,相比选课走班,对于2018级新高一而言,眼下更迫切的是要解决怎样处理新课标与旧教材之间的关系。
今年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全国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也就是俗称的“新课标”,新课标更注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的统筹衔接,对目前正在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有较大的修改,但是,新课标对应的新教材还没出来。
省里的消息是,2018级高一学生仍使用旧教材,因此,“是根据新课标调整旧教材,还是在旧教材中适当渗透新课标?这才是最紧要的问题。”李海北说。
组合太多或出现选科“冷热不均”
选课走班与课标教材,更多的是学校教学、管理层面的事,就学生而言,选考的3门怎么选,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从浙江、上海等地提前实施的新高考来看,学生在选考科目的选择上,容易导致“冷热不均”。比如2017年,浙江高考生共有29.13万名,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名,约占普通高考招生报名人数的32%,而2016年是26.86万人,有63%的理科学生考物理。换句话说,许多考生在选科时是“功利”的,因为浙江新高考采用的也是等级赋分制。
具体到福建,新高考3门选考科目在计入高考总分前,将先按照比例折算成等级,再由等级折合成分数计入总分的。就物理而言,这种学霸擅长的科目很多普通学生在选择时,就会有顾虑,因为考生基数越少,他们得到高分的难度就越大:假设高考生总数为30万人,选择物理的只有100人,那么按照“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的比例换算,物理考到全省第98名的学生,他在高考中就是E等不及格,但如果物理考生基数变为1万人,且更多的是中下水平的考生,那么他的排名就会往前靠,也就是说,最终这名学生的高考分数不是由他自己的学习好坏决定的,而是由考生人数及其他选考考生的水平决定。
因此,像物理这样的科目就有可能会持续“遇冷”。
高校要求将成重要选考指挥棒
省教育厅说,3门选考的科目,考生需“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报考要求”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