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笔者在媒体上读到了今年的两篇高考满分作文:一篇是上海今年唯一的高考满分作文《他们》,一篇是浙江的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两篇作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考生的视点都投向了农村,一个试图接近从农村来的农民工子女,一个尝试“用心去感受乡村”。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讯息,那就是引导年轻一代把目光投向校园外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导城市里众多衣食无忧的孩子关注中国最为广阔的农村以及那片土地上生活者的人们。
然而,细读两篇作文,笔者的感受迥然不同。上海的高考满分作文《他们》让我怦然心动,很为考生观察的细致、情感的真挚、思想的深刻而折服,为考生能在短短数十分钟内写出这样优秀的作文而钦佩,觉得给这样的作文高分、满分理所应当;相反,对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笔者并没有这种感觉。在我看来,这位考生对现实中的乡村生活是陌生的,他的感受是浮光掠影的,他的认识更是肤浅而失真的。透过文字,笔者感触到的还是各校园里那个令人窒息的高考生态——为考而考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华而不实。
为什么这么说?且看两篇作文如何“感受”。
先看《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再看《感受乡村》:“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两厢比较,一个以细节说话,饱含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感”,特别是它的结尾:“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立意高,角度新,有思想,有张力。阅卷老师点评说:“满分作文有五大优点,首先,作文将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很真实地描绘出来,从农村到城市经历的不自然、不适应,再到他们心态的逐渐成熟,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其次,作文的文字很流畅,可以看出考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但是并无炫耀,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和视野,文字和主题很匹配;第三,总体上看作文表达了作者对同龄人的同情、关注和企盼,言为心声,也正是作文题目要求的体现;第四,这篇文章的描写非常细腻,‘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最后,文章关键还写出农民工子女的变化,‘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考生没有一味抱怨,写出了变化和希望。”
但看《感受乡村》,尽管全文有不少排比句式和诗意描述,读着这样的文字有一种音乐一般的愉悦感,但其中折射出的感情是贫乏的、外在的,对农民的描写更是刻板的、抽象的、不准确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浙江,尽管这样的场景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比较而言,今天的浙江农村应该更为欣欣向荣,浙江农民所展示的精神面貌应该更为意气奋发。当然,我们可以描写自己眼中的农村和农民,但一定得拿出令人叹服的细节,用事实说话。同时,考生所谓“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的观点是不准确的,“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的判断是偏颇的。作者尽管警告同伴“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但笔者不得不指出,考生自己就是这样的“悠闲的观光者”,对农村和农民的感受与认识令人失望,希望他在这个高考后的夏天,真的有时间深入到田间地头,“用心去感受乡村”,相信收获一定会实实在在。这样的作文获得高分、满分,在我看来是不妥的。
高考作文往往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考生们的写作“风向标”,满分作文更是各地各学校“诲人不倦”的范文。因此,高考作文如何命题,阅卷老师给什么样的作文高分、满分,其影响之巨大与深远不容小觑。所以,我们在倡导素质教育、鼓励关注社会现实与问题的同时,更希望一年一度的高考在这方面有更为积极的改进,从命题、作文要求、评分标准等各个方面都来一个解放,坚持以开放的视角,打破僵化,抛弃教条,允许多元,给予宽容,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直面现实,强调说真话、写真情,则回归作文的本原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