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高考 > >>  正文

高考四十年 需打破“分数”之惑

2019-01-10 19:57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高考四十年 需打破“分数”之惑


2017年6月2日,河南省焦作市外国语中学,高三学生正在教室复习,书桌边上贴满了写有励志话语的便签纸。

高考四十年 需打破“分数”之惑


1977年12月,考生步出北京一高考考点。

  专家称高考改革需进一步打破总分录取模式,强化高校自身在招生中的发言权

  1977年12月,570万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其中有27万人进入了大学,录取率为4.7%。

  这是被人为中断十一年后,恢复高考的第一个年头。对于那些曾在茫然和未知中等待将来的年轻人而言,高考给他们带来了命运的转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在1977年参加高考时,尚是一个17岁的少年,高考给了他一个“不靠天地不求人,而是靠自己”的机会。回想起那一年发生的巨变,他如此形容,“山川变色,天地为宽。”

  2017年6月,高考恢复四十周年,全国940万名考生参加高考。相比四十年前,高校录取率从不到5%跃升到76%左右,部分地区超过90%。这一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上海、浙江两地的高中毕业生迎来首次“新高考”的检阅,多个省市的“新高考”改革于今年启动。

  四十年来,高考历经多次改革。这项关乎国家和每一个个体命运的制度,始终在变革中前行。

  不变的则是“高考”所奠定的核心价值与功能:对众多个体而言,它是实现梦想的一条公平路径;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它是实现阶层上升最公平、最畅通的渠道,是保障中国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称,“四十年来,年轻人上大学的机会从绝对短缺转变为供需相对平衡,教育需求也从统一性和单一性向多样化和选择性转变;教育成为民生之重,成为中国人个性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成为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基石。”

  不断改革的历程

  1977年10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中断十一年之久的高考。

  长期研究考试制度的刘海峰说,1966年停止高考后,有四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高校完全没有招生,后来招收工农兵学员,是以群众推荐和领导批准为主要选拔方式,“这就造成了推荐‘文革’中工农兵学员‘走后门’的现象。”

  对于那时的刘海峰们而言,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想要上大学,甚至说想要调回城里当工人,都要走关系,要靠群众推荐,那就很难。”

  1977年,全国有570万人报考,全国高等学校录取新生27.3万人,录取率不到5%。

  邓小平否决了当时高校招生改革方案中的“需要单位推荐”的资格审查要求,提出“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开启了延宕至今的高考改革之路。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说,“从科目调整、分省命题,到建立多种录取通道、推广平行志愿、试点自主招生,再到阳光招生、面向特困地区的定向录取和面向中西部地区的协作计划等,改革已经覆盖了考试、招生、管理等各个层面。”

  在招生制度上,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双轨制”的诞生是在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这对满足地方人才需求、缓解高等教育经费压力等起到积极作用。

  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并于1989年逐步向全国推行。

  1994年,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实行统一录取分数和收费标准,毕业后也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后来,高校学费开始增加,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逐渐开始收费;直到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数量,始于1999年。据《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159.68万人,比上年增加51.32万人,增长47.4%。2007年,全国计划招生570万,高考报考人数首次突破千万。

  2001年,取消对高考考生在年龄和婚姻状况上“不超过25岁”和“未婚”的限制;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现网上录取。

  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重点院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部分省份自主招生。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