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四川成都人梁实已经连续14次参加高考,今年将是他第15次参加高考,有人认为梁实是“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现代范进”。
不管称他们什么也好,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勇气和奋斗不止的精神,的确令人十分感动和敬佩,也非常值得学习。但笔者觉得,对于诸如此类圆高考梦的“固执”行为,不宜过分渲染,更不应该把其正面价值无限放大。
换个角度看,随着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以及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慢慢找回了“以人为本”的本义。现实里,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较好的实践,例如:取消了参加高考的年龄与婚否限制,于是,“最老考生”等人才有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参加高考的机会和权利。
问题在于,这些被冠以“最牛”称谓的考生参加高考,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社会进步和制度宽容,诠释了教育的本义,但未必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大力倡导这种价值追求和行为选择。如果一味鼓吹“最牛”考生的正面价值,而忽略了更加普遍的理性抉择和更加合理的价值取向,那恐怕是对高考的另一种“妖魔化”。毕竟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不是所有人的价值“范式”和成功“哲学”。从这个层面上看,高考,不该成为个体一辈子的纠结,而个体的纠结,更不该被舆论无限放大为一个社会“节点”。高考应该回归自己的本来面目和应有之义,但愿这一天早点到来。 (陈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