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高考 > >>  正文

谈松华解读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少锦上添花 多雪中送炭

2018-12-29 16:30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原标题:谈松华解读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少锦上添花 多雪中送炭)

央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于即将高考的学生和家长,“高考加分”是一个容易刺痛神经的话题。紧接着“加分”,下一个关键词就是公平。日前,北京、重庆、内蒙古、安徽等多地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公布2017年高考加分及照顾政策,和往年相比,一些地方的政策细则或维持原状,或有加有减。

“提高一分,超过百人”,这是一句曾出现在高三教室墙上的标语。学业第一大考前,分分珍贵,“高考加分”的话题分外敏感。

有人叫好:“一些竞赛类的加分项目可以进行适当保留,因为这些项目的存在可以减少一些优秀学生高考时的‘失误率’。”

也有人唱衰:“有些同学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加5分或者10分,虽然看起来可能不多,但在高考那么激烈的环境下,我觉得对大部分考生是不公平的。”

距离2017年高考还有近半年时间,高考加分及照顾政策相继出炉。比如,北京市《2016年高考照顾加分政策规定》提出,从2017年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仍是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而根据重庆的规定,2017年三峡库区搬迁移民和农村独生女两项加分照顾政策将取消,与此同时,“乡村”户口在录取时将享受国家和重庆市的一些照顾政策。

也有大体不变者。安徽公布的 2017年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和去年保持一致,不过,对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取得奖项、名次、称号的加分提出相应的时间限制。

在安徽明光三中校长刘万福看来,高考加分政策的趋严是一个明显的方向。一是从更加公平的角度去落实高考加分,二是防止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获得各种加分的条件。现在都不加分了,但有些符合国家政策的还要保留。

安徽省教育考试院新闻发言人胡雨生介绍,2017年安徽省继续执行的其实是2015年版的高考加分政策,此版加分政策相比此前已缩减近八成的项目。

胡雨生介绍说:“对外公布是减少了76.4%,现在来看,真正享受到加分的人是非常少的。比如,少数民族加分限定在省属高校。真正享受加分的人数估计在10%左右。过去有时候都上万人,现在就千余人。

在全国层面,加分政策走向如何?在2016年的高招工作规定中,教育部明确,取消全国性鼓励加分项目,包括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加分项目、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等等。高考加分最高不超过20分。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解释,今后的加分政策简单概括就是“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奖励性加分会越来越少,比如艺术加分、体育特长加分,现在慢慢都没有了。因为这种要求对农村地区不太公平,农村学生缺乏这种条件。但保留了对弱势群体的照顾性加分,比如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的加分,这是需要特殊关照的群体。

和所有政策一样,理解其出发点的民众会表示赞成,但对其执行效果,往往也流露观望的意思。

有学生家长说:“对高考加分政策,我们是赞成的,尤其对一些归侨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分,这个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公平公正。但作为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加分能否保证公平公正、阳光操作。我们担心有些东西在执行当中变形走样,造成不公平。”

这是各地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河南,为了保证分数加在该加分的考生身上,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考加分资格认定、审核部门主要负责人、经办人等相关人员实行倒查追责。

河南省招办副主任刘刚指出,将按照“谁主管、谁认定、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加分资格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和落实加分资格考生信息公示检查制度,并开展专项检查活动;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资格造假考生和责任人员。

(原标题:谈松华解读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少锦上添花 多雪中送炭)

netease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