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合影。
2018年6月8日,呼和浩特市十四中考点,考生走出考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磊 摄
11月28日,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的高三学子正在备战2019年高考。邵崇山 摄
1977年的招生报名单和准考证。
1999年,包图雅所在的兴安盟巴彦呼硕第一中学高三四班毕业合影。
高考,与一代代人的青春和梦想相连,与一个个家庭的期盼和希望相连,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连,与国家的繁荣和兴盛相连。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之一,高考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历史长卷。
40多年来,多少草原儿女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这场意义非凡的考试,不仅对内蒙古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的公平公正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培养和储备了更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为新时代内蒙古的繁荣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人命运因高考而改变
1977年,关闭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向内蒙古大地上的莘莘学子敞开,“知识改变命运”的号角,响彻城市乡镇、农村牧区,一代年轻人心中理想的火焰被重新点燃。
那一年,全国570万名考生从农村、牧场、工厂、矿山、课堂等不同地方奔向考场,迎接人生的机遇和挑战,甚至不少父子师生、兄弟姐妹同时参加考试。
1977年,24岁的续维国在通辽市一家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因主演大型讽刺喜剧《白卷先生》而红极一时。经过自学,他还在《哲里木报》上多次发表稿件,但由于没有初中、高中毕业证,续维国听说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梦想。他每天晚上怀揣着想参加高考的纠结去演《白卷先生》,白天又忍不住去看只有举着高中毕业证才允许报名的拥挤场面。
后来,小学班主任应邀来看他演出,并鼓励他去参加高考。“老师从布制手提袋中拿出一叠《哲里木报》,我发表的作品她都收集了,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续维国回忆说,他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教育局毛遂自荐,获准破例参加高考,一举考入通辽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工作,如今已经是国家二级教授、一级作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回忆起当年的高考,他依然感慨万千:“高考实现了我小学生上大学的梦想跨越,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高考恢复后,像续维国一样通过这场考试改变命运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上大学。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为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平等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内蒙古自1977年就开始实施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区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教育的发展。40多年来,自治区贯彻民族政策的措施在调整中逐步完善和规范,为少数民族考生送去了求学深造的福音。
如今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工作的萨出拉,正是受益者之一。2007年,高中就读于通辽蒙古族中学的蒙古语授课考生萨出拉,考入内蒙古农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民族预科。“对于我们纯蒙授的蒙古族来说,汉语可能是最薄弱的环节,直接学习大学的课程,肯定很吃力,上一年预科班的话,就会好很多。”他感慨地说。
记者从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区现行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包括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和中学用朝鲜语授课的朝鲜族考生可报考少数民族预科班,蒙古语授课各民族考生(包括汉族)可填报列入相应蒙古语授课科类的少数民族预科班计划;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民族班,在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的招生录取执行教育部有关规定等。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个人价值实现渠道的增多,高考已经不再是决定前途和命运的唯一出路。
“高考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只是一种选择,我相信只要有能力,人生出彩的路有很多条。”准备参加2019年高考的乌海市考生小李说。
社会公平因高考而彰显